當地官員於日前(3/5)證實,馬里蘭州內的兩個國家公園內發現首例「殭屍鹿病」,為一種高度傳染、極具致命性的腦部疾病。專家警告,美國某些地區有高達四分之三的鹿受到感染,主要感染族群為鹿、麋鹿和駝鹿在內的北美鹿科動物。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顯示,「殭屍鹿病」的全名為「鹿慢性消耗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CWD)」,是一種由朊病毒導致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症狀包含體重急劇下降、走路不穩、精神萎靡和神經系統症狀。目前在美國、加拿大、挪威和韓國地區的鹿、麋鹿、馴鹿和駝鹿身上都發現了這種病毒,感染後症狀可能一陣子之後才會出現,潛伏期甚至長達一年之久。
馬里蘭州官員表示,雖然這兩起病例是該州的國家公園首次檢測到CWD陽性,但該病其實早在 2010 年起就存在於馬里蘭州。
美國CDC解釋,CWD為一種致命的神經系統疾病,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治療方法或預防疫苗。雖然目前尚未有人類感染 CWD 的報告,但一些研究表明不排除有跨物種和傳染給人類的風險。
CWD在動物之間是藉由受感染的鹿隻其體液、身體組織或排泄物,以及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而傳播。據知,人類亦可能透過食用受感染的鹿肉或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和水而感染,因此官員建議不要食用感染或疑似感染CWD的動物的肉。
2023年11 月,位在懷俄明州的黃石國家公園內首度驗出CWD陽性病例。 公園官員當時表示,這種致命的腦部疾病自 1980 年代中期以來已在該州蔓延,病毒已擴散至該州大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