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友邦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致函美國議員求救,盼能儘速推動延宕已久的金援太平洋島國法案,抵擋中國的銀彈攻勢。如今終於盼到好消息,美國國會 8 日通過了相關預算,這些亟需援助的小國,總算能鬆一口氣。
美國與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三個太平洋島國之間立有《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s of Free Association,COFA),美方以經濟援助換取在三國部署軍力的權利。
金融時報報導,參議院 8 日批准了 20 年期、71 億美元的 COFA 援助方案。這項計畫本是包裹美國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台灣的法案內,卻遭到剃除,至今才「夾帶」在政府開支法案中通過。
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三國雖小,戰略地位卻不容小覷。三國疆土在太平洋綿延 4,000 公里,美國可部署飛彈、早期雷達預警系統、洲際彈道飛彈測試站,得以在印太地區強化作戰能力,克服所謂的「殘酷距離」(tyranny of distance)弱點。此一概念是由五角大廈提出,意指美國與印太戰區距離太遠,不利集中戰力。
不只帛琉總統公開對法案推遲表達疑慮,甚至直接亮出中國要「訂滿飯店房間」的豪語,密克羅尼西亞前總統 David Panuelo 也提到島國的難處,美國遲遲不履行合約,無異將島國推向中國懷抱。
自中國將手伸入太平洋島國後,原本是區域金主的澳洲(佔援助 39%),2018 年起增大了施予恩惠的力道。紐西蘭亦於同年發起「太平洋重啟」倡議,藉由資助開發中鄰國,惠及自身防務。
2019 年,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相繼「變節」,與台灣斷交。2022 年,索羅門群島更與北京簽署了安全協議。這一連串動作終讓美國回過神來,先是宣布要在睽違 29 年後在索羅門重開美國大使館,又與島國領袖召開峰會,並砸 10 億美元鞏固太平洋夥伴關係。
太平洋影響力之爭,美國及盟友與中國各擅勝場,卻難分勝負。美國的支持往往伴隨島國必須強化治理的條件,相較之下中國直接借貸與投資顯得可親多了。不過,中國的經濟協助背後藏著政治目的,也不是誰都吃得消。
紐西蘭梅西大學太平洋安全專家 Anna Powles 舉例,當初中國對斐濟強力推銷國產科興 COVID-19 疫苗,就遭到拒絕。畢竟斐濟深知,拿人的手短,一旦接受了,整個觀光產業都將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