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大選採一輪投票制,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修法,擬參考歐洲國家制度改為二輪投票制,避免產生少數政府。同黨立委賴士葆坦言社會成本高;綠委對此提案表示尊重,但也提出應注意憲法規定有無衝突,避免毀憲亂政。
依照現行總統副總統選罷法規定,選舉結果以候選人得票最多一組為當選。2024年總統大選,民進黨「賴蕭配」以4成得票率、共558萬6019票取勝,執政黨在立法院也未取得過半席次,引發「少數總統」、「少數政府」之爭議,以及是否應當修法更改總統投票制度,避免有代表性不足的問題。
翁曉玲參考法國、奧地利等案輪投票制的規定,提案修正總統副總統選罷法部分條文,將現行總統大選的一輪投票制規定,改為二輪投票制。候選人得票數須過半,且其得票數須達選舉人總數20%以上,才能當選。若首輪選舉未有候選人得票過半,於14天後展開第二輪投票,由首輪得票最高票的前兩組候選人角逐,以得票最多的一組當選。
若以2024總統大選為例,總統副總統選舉人人數為1954萬8531人,投票數1404萬8310人。若要達成首輪即當選,至少取得超過選舉人總數20%以上的約391萬票,以及投票數過半的約702萬票的門檻。
翁曉玲表示,現行憲法增修條文,並未明文規範總統選取採一輪投票、二輪投票或多輪投票制,僅要求由候選人得票最高的一組當選,由此可知,總統選舉投票方式採二輪投票制,並非憲法所不許。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示,民主最高原則就是要貫徹多數治理原則,少數總統會引發執政的正當性基礎,包括之後可能跛腳產生的社會成本,這些都是因為沒有辦法透過選舉制度來落實多數治理的原因。同黨立委賴士葆則坦言,該提案讓總統的民意基礎更高,但二輪投票社會成本還是很高。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表示,國民黨新任委員有法律提案權,但應注意憲法規定有無衝突,國民黨近來以國會改革之名提出諸多與憲法相衝的主張,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毀憲亂政,盼國民黨認真檢視提案是否違憲。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立委吳思瑤今日受訪表示,尊重各立委的提案權與主張的權利,然而選舉方式改變,不僅需要相當的社會對話,也要進一步試算因為選制改變,會影響、耗費的社會成本等。
吳思瑤表示,立委專業問政應做各種資料考證,任意立委的言論不能異想天開,要國民黨應當好好把眼前的要務,即自己本分的政治工作做好,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