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難以持續與地方民兵對抗,緬甸軍政府於昨(10)日宣布新的「全民皆兵」徵兵制度,要求18至35歲的男性及18到27歲的女性,皆須服最多2年的兵役,且若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這役期還可以再延長。此舉顯露出軍政府的兵力不足,且在各個戰線皆無法獲得優勢的窘境。
事實上,自2021年軍方再次自民選政府奪權後,部分本來就正與政府對抗中的民兵,如又被稱為「果敢同盟軍」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以及緬北聯合陣線的若開軍、少數民族組成的若開羅興亞救世軍、克欽獨立軍、庫基民族軍等民應勢力開始合流,遙相呼應對軍政府軍隊發起攻擊,令其疲於奔命。
2023年10月,果敢同盟軍為首的三支反抗軍在北部少數民族組成複雜的北部撣邦(Shan State)地區發起大規模攻勢,成功擊潰軍政府部隊,攻佔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的首府老街(Laukkai),睽違近15年再次進駐該地,重挫軍方勢力。
除了北部戰線以外,各地零星的民兵游擊戰也令軍政府苦不堪言。據路透社報導,由於緬甸國防軍已無法讓民眾自願從軍,才出此下策,相當於用強拉人的方式,迫使非戰鬥人員前往前線。除了一般男性與女性外,45歲以下的醫生、醫療人員也須服義務役3年。
相關法規並非首次出現,因為早在2010年,緬甸政府就已通過義務役兵役的法規,然而執行力度一直不強,直到最近才又被軍政府翻出來,那些拒絕服役者將面臨高達5年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