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北韓產的假睫毛正在世界各地以「中國製」名義販售,在去年獲得數百萬美元的銷售額,幫助其推動2023年的出口復甦。
根據路透社,這些來自北韓的假睫毛於中國進行加工及包裝,為金正恩政權提供了規避國際制裁的途徑,同時也讓假睫毛成了北韓重要的外匯來源。
路透社採訪了20位受訪者,其中包含15為睫毛行業人士,以及貿易律師、北韓經濟專家等,對於此系統,他們說道,中國公司從北韓進口半成品,再加工並包裝成中國展品銷售,出口至西方、日本和南韓等市場。
報導指出,北韓一直是假髮和假睫毛等美妝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但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因北韓關閉了邊境,使出口量急劇下降。
根據海關文件及4位業內人士說法,這些產品的出口貿易至2023年復甦。自2023年北韓重新放寬邊境後,對中國的出口增加逾1倍,北韓所有申報出口產品的目的地幾乎都是中國。
在北韓對中國申報出口的項目中,假髮和假睫毛就佔據了近60%。2023年,北韓總共向中國出口了1680噸的假睫毛、假鬍鬚和假髮,價值高達約1.67億美元,而在價格較低的2019年,北韓出口約1829頓,但價值僅達3110萬美元。
根據美國國務院和國際專家預估,北韓當局私吞了90%其人民所創造的外匯收入,但路透社無法確定實際有多少金額流到了金正恩政府,也無法確定其用途。
位於中國青島的平度有「全球睫毛之都」之稱,許多總部設在平度的公司進口北韓假睫毛,再包裝和加工後出口。
名為夢雪莉(Monsheery)的公司是其中之一,北韓的假睫毛幫助這家公司從家庭工廠起步,向美國、巴西和俄羅斯出口產品,加工廠負責人王婷婷說,北韓產品的質量好得多,而她不知道使用北韓假睫毛有任何制裁問題。
平度的其他業者說,如果不是這些制裁,北韓沒有必要通過中國出口。
北韓並未對此事件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北京和平壤為友好鄰邦,兩國之間合法的正常合作不應被誇大。
2006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0多個制裁決議,限制北韓進行煤炭、紡織品及石油等貿易能力,試圖阻止平壤的核武計畫,也嚴格限制在國外工作的北韓人,所有聯合國成員國都有義務執行這些決議。
但3名制裁專家表示,制裁並沒有明確禁止假髮或假睫毛等產品,因此與北韓交易假睫毛不一定違反國際法。
2008年,美國單獨進一步擴大對北韓的制裁,其中包括使用美元的非美國公司,但2名國際制裁律師說,因為這些實體與美國金融體系關聯很小,主要銷售對象也非美國客戶,因此落實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