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機師罷工事件在勞資雙方達成協議後結束,一場可能危及18萬人春節出國旅遊風暴順利化解,旅客、旅行社、機師及航空公司皆大歡喜,結果看似圓滿落幕,但歸根究柢,勞方對長期處於低薪環境的不滿,應該是這場罷工的源頭,如果未來經濟果實仍無法由勞資雙方共享,以罷工來爭取權益事件還會重演。
根據桃園機師工會說法,此次勞資協商共取得加薪等四項共識,包括長榮航同意調漲飛行員駕駛每月的「底薪、職務津貼」、調整副駕駛與資深副駕駛的年度晉薪薪級上限、允諾定期檢視外站津貼並盡速進行調漲、不直接以正機師身分進用外國籍機師等。此次共為全體飛行員爭取到全年2.25億元的加薪。
2019年華航機師在春節期間發起罷工,經過將近5年,此次換成長榮機師發起罷工,為何華航及長榮兩大國籍航空機師先後都發起罷工?到底台灣機師薪水是有多委屈?讓機師們必須以罷工方式來討公道呢?
機師的薪水到底多少?據航空業界估算,目前星宇航空正駕駛月薪約37萬元最高,其次為華航約35萬元~36萬元,長榮航約30萬元吊車尾,華航、長榮的副駕駛則約20萬多元。相較於一般其他行業,機師薪水屬於高收入的族群,為何也要跳出來鬧罷工爭取加薪呢?
網路上對機師的薪水也有諸多討論,機師薪水看起來比醫學系畢業生還高,但要考上培訓機師的錄取率卻很低,到底有多難考?不少網友回應,「首先就是英語和體格」、「體檢就先刷掉一大半了」、「體檢、英文、學習能力都很吃重,這飯碗比台積電還難捧」。考上機師後一個月幾乎有半個月都不在家,對身體狀況也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就不能飛了。
所以,機師薪水雖然看起來很高,但此次機師會蘊釀發起罷工,航空業者認為,應該從兩方面來看,首先,薪水必須跟同行業相比較。其次,必須根據逐年物價波動的調薪幅度來看薪水高低。
據統計,長榮航去年前三季共賺進163.97億元,不僅比華航前三季獲利68.98億元高,也遠遠是星宇前三季獲利2.56億元的數十倍之多,長榮航是國籍航空最賺錢的公司,但正機師薪水卻淪落至老三,長榮機師自然會心生不滿,在經過長期的爭取、協調仍無法獲得改善,最終不惜以罷工方式來進行抗議。
再者,機師工會指出,長榮航飛行員自2011年以來實質減薪逾10%(指職級年度未晉薪部分),導致國籍機師人力流失近一成,長榮卻以引進外籍機師方式來解決,但透過仲介引進外籍機師有涉法問題,且可能涉及影響飛航安全等重大議題。針對機師工會提出的說法,長榮航回應:長榮航機師薪資並不亞於其他國籍航空公司。
此次罷工爭議順利落幕,機師工會表示,加薪幅度雖未達工會主張的20%,但為全體飛行員爭取到全年2.25億元加薪。其實,2.25億元占長榮航獲利比率並不高,長榮航為何要等到員工跳出來鬧罷工,才同意幫員工加薪呢?台灣經濟成長果實未能讓全民共享,遭外界批評是台灣長期處於低薪的主因,長榮航罷工事件的發生,就是企業無法與員工共享果實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長榮航去年前三季獲利163.87億元,估全年獲利有挑戰220億元實力,此次機師工會共為飛行員爭取到全年2.25億元的加薪,約僅佔全年預估獲利的1.02%而已,對公司營運造成的影響的確微乎其微,但大股東情願多發股利給股東,也不願給員工加薪共享成果,難怪員工要罷工表示抗議。
2022年台灣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達美金3萬2,811元,20年來首度超越南韓,不過台灣民眾並無感?去年初立委費鴻泰及鍾佳濱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時就指出,台灣營業盈餘占GDP比例每年遞增,反觀受僱人員報酬GDP佔比在1990年是最高點51.12%,2021年卻降至43.03%,顯示出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未能讓全民共享。
美國、日本受雇人員薪資在GDP占比皆超過50%,韓國近年也急起直追趨近50%,台灣卻連年遞減到2021年僅剩下43.03%,或是台灣低薪無法改善的主因。此次長榮航霸工事件雖是個案,但台灣民眾對長期處於低薪環境已相當不滿,若企業主繼續忽視勞方權益,類似長榮航罷工事件還是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