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阿茲海默症檢測多使用正子造影掃描(PET)、核磁共振(MRI)或腰椎穿刺,不僅花費昂貴,侵入性檢查也讓人卻步,但最新研究顯示,一種新的血液檢測(ALZpath)準確率高達近97%,且症狀出現前15年也可精準測出,預計最快2025、2026年能獲美國FDA批准上市。
根據本週一(1/22)刊登於《神經病學(JAMA Neurology)》雜誌的研究顯示,該血液檢測由總部位於加州的 ALZpath開發。這項研究針對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西班牙等不同試驗數據行分析,受試者共786人,平均年齡為66歲,其中有三分之一參與測驗時已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而部分的受測者另接受腰椎穿刺等傳統檢測,其結果與ALZpath使用的pTau217的檢驗結果一致,準確度近97%。
研究團隊已開始與美國FDA合作,以便產品能盡快獲得批准,預計最快2025年或 2026 年正式上市,暫定價為500美元。
阿茲海默症是由大腦中tau蛋白和澱粉樣蛋白的異常積聚所引起的,依現有的研究顯示,這些蛋白質在症狀出現前10 到15年便開始在大腦中累積。因此,該測試透過檢查血液生物標記物p-tau217的水平以進行分析,而該標記物與上述兩種蛋白質的水平相對應。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名譽教授David Curtis相當樂見該血液檢測的發展,他認為,為了及早發現與治療,50歲以上的成年人應該每隔幾年就檢測一次,如同我們會定期檢測膽固醇指數。
阿茲海默症為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的失智症,是失智症中佔比最高的類型,在美國約有 670 萬名阿茲海默症患者,預計到2050年將增加到1,300萬人以上。初期症狀會有認知功能障礙等情況,例如記憶衰退、思考和推理力下降、語言表達力下降等,且隨著時間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