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11:50更新中國外交部評論和我國外交部回應。
第16任總統副總統、立委選舉昨(13)日落幕,正副總統最終由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得票率40.05%拿下,立委則由國民黨拿下52席重回國會最大黨。對此,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針對選舉結果聲稱,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
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3日晚間以陳斌華名義發布書面聲明指出,「這次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上主流民意。」
陳斌華強調,「台灣是中國的台灣。這次選舉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改變不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越走越親的共同願望,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
陳斌華說,「我們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立場一以貫之,意志堅若磐石。 我們將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與台灣有關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一道,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祖國統一大業。」
對於中國的總總評論,我國外交部稱之為謬誤評論,亦發表聲明表達不滿與譴責。 外交部表示,我國總統大選在本(1)月13日圓滿完成,國人順利選出第16任正副總統,第一時間已有包括12個友邦、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澳洲等超過50個國家行政部門或國會向我國申賀,高度讚揚台灣民主成就。
外交部重申,中國外交部13日深夜發布「外交部發言人就台灣選舉答記者問」,通篇重彈「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等狂言謬論,完全不符國際認知和兩岸現況,有違全球民主社群的期待,更違背台灣人民堅持民主價值的意志,此類陳詞濫調不值一駁。
我國此次選舉再次展現台灣民主政治成熟穩健,更是台灣人民對台海情勢發出最明確堅定的答案和期待。外交部呼籲北京當局尊重選舉結果,同時面對現實,放棄對台壓迫,才能使兩岸良性互動早日回到正軌,並且對國際社會至盼維持台海和平、穩定與繁榮的一再呼籲做出正面回應。
另一方面,路透社也針對此次選舉結果發表評論。報導指出,台灣新任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在5月份就職時可能將面臨他從政以來最艱鉅的任務,同時也必須應對中國的憤怒,因為中國稱他為危險的分裂主義者。北京亦很擔憂其當選後可能試圖透過宣布成立台灣共和國來改變現狀。
不過,當賴清德昨日在當選記者會上被外媒提問「未來執政要如何重啟與中國北京對話」時,賴說,希望未來新的情勢之下,中國能體驗到和平是符合雙方利益,台海安定是必要元素,中國要體認到他有責任共同促進穩定跟發展,也會遵循總統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並強調不改變現狀。
賴清德表示,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是他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我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自信的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
路透社稱,由於中國曾經制裁台灣多名政治人物,其中包含賴清德這次的競選搭檔、時任的駐美大使蕭美琴,但並未對賴清德做出任何行動,也許代表著中國並沒有關起大門,並保留著某天與他對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