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長,越在意養生,你可知做好「口腔保健」就是養生的第一步嗎?據研究顯示,口腔健康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且根據健保資料庫追蹤 120 萬人的資料發現,與從沒有洗牙的族群相比,6年內會有做過洗牙的族群,可以降低4成的中風風險。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日前於台北市林森公園舉辦「台北銀髮族、口腔真幸福」民眾衛教活動,現場示範「健口操」、「益口銅身操」等好學易懂日常健口保養,強化長者口腔保健識能,以及善用洗牙、塗氟等口腔福利政策,盼藉以提升民眾對相關政策的利用率。
過去民眾刻板印象以為牙周病才是成年人口腔健康大敵。不過,年長者的齲齒問題一樣不可小覷。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温斯勇醫師指出,除了生活飲食習慣不當可能導致長者齲齒增加,長者們也可能因為慢性病用藥,例如巴金森氏症藥物等,以及隨著年齡增長唾液腺退化等因素,導致唾液分泌減少、經常覺得口乾,容易滋生口腔細菌。
此外,現代人講求保健養生,而檸檬水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一種健康飲品,但溫斯勇提醒,很多年紀大的銀髮族、因為牙周病有著程度不等的牙齦萎縮,更是使得「牙根」蛀牙風險大增,再加上喝下檸檬水後,沒有直接吞下反將其含在嘴中,結果因檸檬水接觸牙齒過久,也會加劇「牙根蛀牙」的情形,養生不成反倒先傷身。
溫斯勇說明,由於牙根比牙冠的琺瑯質更為脆弱,牙根一但蛀牙破壞速度會比牙冠蛀牙還要快,可能在短時間內被破壞殆盡,尤其若蛀到神經的話,除了抽神經外,嚴重者恐需要拔牙。
「其實,護齒做對了,也能養『身』。」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指出,過去已有多項研究顯示,口腔中引發牙齦發炎的病原菌抗原刺激可能導致血管發炎加劇。除了已知牙周病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最近一項以健保資料庫進行的追蹤分析發現,定期規律洗牙、積極口腔健康管理,就有機會降低中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年透過持續衛教宣導,國人牙醫門診利用狀況提升,但成年族群洗牙等健保牙醫服務利用率仍然低於5成、80歲以上更不到4成,顯示多數國人並未落實口腔保健、沒有定期檢查習慣。
有鑑於此,健保原本僅提供12歲以上民眾每半年洗牙一次之外,但自112年3月1日起,另外針對付65歲以上、糖尿病、中風、洗腎、身障等8大類高齲齒風險患者提供每3個月1次「塗氟」服務。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加,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為了讓更多國人在80歲之後能保有20顆以上自然牙,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提醒民眾善用政府口腔福利政策,別忘了定期洗牙、塗氟,養成好習慣、護「齒」也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