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上周對股市釋出重大訊息,認為當沖降稅有助台股交易量,計畫爭取「第三次延長」降稅。第二次當沖降稅在2024年底才到期,金管會此時釋出此訊息,外界揣測或許與選舉考量多少有關?且不管金管會究竟有無配合選情操作,惟當沖稅率該不該降稅,若只考量活絡台股量能,可能與當初開放當沖交易宗旨,主要是為提供投資人避險工具用意似乎有所違背!
金管會在上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11月當沖占集中市場的成交比例為38.01%,不過,當沖降稅將在2024年底落日,外界關注是否會傾向「第三次延長」?金管會指出,當沖降稅成效良好,可以活絡台股量能,台股日均量和第一次延長的時候相比,成長112%,正和財政部密切研商當中。
根據統計,當沖降稅最早是在2017年4月28日開始實施,實施時程為一年,並在2018年4月進行第一次延長。爾後,立法院在2021年12月三讀通過證交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將當沖降稅優惠再延長3年至2024年12月31日,稅率為千分之1.5,此為第二次延長。
金管會證期局官員表示,自2022年起,第2次延長當沖降稅至今年11月30日止,台股整體市場日均量達新台幣3,275億元,首次當沖降稅期間日均量為1,544億元。相比之下,市場日均量成長高達112%,顯示當沖降稅成效良好,確實能促進台股量能活絡。
證期局官員指出,證券業已在金融總會金融建言白皮書提案,希望金管會能研議推動上市櫃股票當沖證交稅稅率減半「常態化」。針對各界的關注,金管會的立場會是往「延長降稅期間」或是往當沖降稅「常態化」,會「密切」與財政部溝通合作,後續也將針對當沖降稅帶來的效益,包括促進台股量能活絡及稅收上的挹注等,與財政部進行後續研商。
不過,金管會釋出考慮「第三次延長」降稅消後,網路負面討論聲量很大,網民留言包括:「鼓勵賭博」、「鼓勵短線操作」、「政府當沖稅減半,帶頭投機」、「散戶當沖只有被玩的份」、「政府做莊賺飽飽」、「當沖要先輸掉手續費跟稅金很難贏」、「不應該再降,造成股市混亂」、「造成多少人大量負債」、「投資跟投機只差一個字,但結果差很多」、「方便國庫撈更多錢而已」、「當沖是賭博很多人輸得傾家蕩產 家破人亡」等。
股民對當沖降稅反應普遍不佳,就是大多數當沖客都是虧錢。就以2023年台股的表現來看,全年大盤指數上漲了3,793點之多,漲幅高達26.83%,漲幅擠進全球股市前五強,整體市值大增12.62兆元,台股市值更來到了57兆元。即使台股大盤表現亮麗,但當沖客一年下來還是虧了。
根據統計,2023年台股全年成交金額達67.2兆元,當沖占比為37.87%,以當沖賣出成交金額減去買進成交金額,帳面上的收益雖然有高達504億元,在扣除證交稅381.93億元及券商手續費362.48億元後,當沖客一年沖下來後年現虧損239.45億元。
2023年股市行情好,當沖客算是這幾年虧得比較少的一年,2022年全年當沖客虧了304.38億元、2021年全年當沖客更是虧損高達435.27億元。但是,這3年下來,國庫從當沖客繳交的證交稅賺走了1,297億元,券商業者也不遑多讓,從當沖客身上也賺了1,261億元的手續費,最大的贏家就是政府及券商業者。
這也是為何金管會釋出將「第三次延長」降稅消息後,會有大量網民炸鍋、大肆批評的原因!因為,單單從數字結果上來看,當沖客的確是輸多賺少,所以才會有股民留言「當沖真的不要碰…過來人的建議」。
台股是從2014年起開放當沖交易,而開放當沖交易的目的為何?證交所網頁上就明確載明:是為提供投資人避險管道及健全交易制度。不過,如今主管機關要延續當沖降稅目的,理由卻是為提升台股市場流動性,希望透過當沖降稅來提高成交量。完全沒有顧及當初開放當沖交易的目的,一心只為提高台股成交量而已!甚至還想將當沖降稅的稅制予以「常態化」!
不管金管會是要「第三次延長」降稅,或者稅制改為「常態化」,最終還是得財政部點頭同意才行。只不過,第二次當沖降稅在2024年底才落日,還有一年的時間,金管會選擇在此時釋出消息,不免令人懷疑動機為何?尤其,今年是大選年,不管選舉結果如何?即使是民進黨繼續執政,也應該是尊重新人新政才對,重大決策應該留給下屆政府決定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