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權交易時代正式來臨,已有25個國家和地區實施碳稅和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TS),正推動實施。台灣出口以資通訊產品為主,國際貿易是命脈,碳稅、碳議題必須接軌國際。本(12)月22日碳權交易所將進行首批碳權交易,深受國際及產業界重視,影響深遠。
今(2023)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8,首次在聯合國官方決議文中,首先次寫下「轉型脫離石化燃料」文字,雖未採取「汰除或逐步減少」等原先多國期待的用辭,已是「巴黎協定」8年來最重要的成績單,首次承諾並闡明「石轉綠」的必要性,可以預期的是COP 29將可能討論轉型時程,屆時如果台灣碳排時程趕不上國際腳步,將是難估的大災難。
首批在碳交所掛牌交易的國外碳權,來自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多國,包括越南、印度、烏干達、莫三比克、肯亞、厄利垂亞、智利等多國,開發案場多在低度開發,或開發中國家,以因應聯合國碳交易機制,希望透過互助機制,使碳權交易,更具外加性效果,未來將更有彈性適用國內外碳權來源及互抵適用。
國內碳權最快明年上半年上架交易。今年2月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告實施,碳交所8月成立,計劃透過交易平台建置,能有效媒合碳權供需,創造企業減碳誘因,推動低碳生產技術及創新產業發展。以目前碳交所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定價,落在約5至15美元。
碳權交易時間是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買方以本國法人為限,買進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台轉售。第一批上架的碳權,是與國際獨立碳權核發機構黃金標準合作,數量約5至10個,企業都有機會買到碳權,明年上半年國內碳權始能上架買賣。由於碳權交易初始,限制因素仍多,有待政府釋出更多誘因,活絡市場。
碳交所三大交易板塊的內容,國內碳權部分,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將分為「林業」與「非林業」型專案,將搭配以大帶小的方式,帶動企業整體自願減量,額度可以轉移,也可以交易給有減量需求的事業,以扣抵碳費,增強企業減量誘因,強化國際競爭力,達到減碳目標。
增量抵換額度方面,民眾汰換老舊汽機車為電動車,或農民汰換老舊農機為電動農機,都可取得增量抵換額度,並透過平台售予環評單位。國外碳權方面,將透過Gold Standard (黃金標準),提供企業合規及高品質的國際碳權合作,進行碳交易。
國際碳排要求愈趨嚴格,以國際民航組織為例,將要求民航業者達到一定的減碳標準,如未達標準,可能被迫停飛減班,而蘋果公司也嚴格要求供應鏈,應達到一定減碳標準,否則將面臨訂單流失的後果。國內碳權交易可分為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增量抵換交易兩類,企業若有超額的碳權,可透過碳交所賣給需要碳權的買家。
台灣企業在全球半導體、紡織、金屬、資通信等產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未來面對國際大廠對於供應鏈減碳要求,以及企業自身的碳中和需求,都是沈重的壓力及挑戰。全球淨零是大趨勢,碳定價成為國際普遍採納的管理工具,未來台灣碳權交易管理,勢必要與國際接軌,期能為淨零轉型舖路。
國發會已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12大戰略,未來將運用交易平台,落實減碳目標,碳權交易初步沒有開放次級市場,仍以實際需要碳權者來設計,如企業有需要碳權折抵需求,或在環評承諾上,需要增量抵換,來履行減碳責任,碳權交易將可有效協助企業加速淨零轉型需要,帶動綠色科技創新、促進綠色就業。
目前已表明要購買碳權的企業,包括科技、金融、傳產一共超過20家,中鋼與公家金控多已表態採購。實施初期,因係鼓勵性質,並無限制購入的碳權,要在一定期限用完,碳交所未來將視實際需要規劃處理,目前仍將保持彈性,視實際執行狀況,再逐步檢討改善。
至於企業界建議因應產業特性,例如台積電或部分碳排大戶,毛利率較高,可考慮適用較高價位,低碳排的中小企業及服務業,因實際碳權需要較低,且對碳價承擔能力遠不及大企業,應可考慮給予差別訂價,讓低碳排中小企業、服務業,享有優惠價格,碳交所未來亦將考慮推動執行。
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台灣與其他73個法令制度較高的淨零排經濟體,並駕齊驅,預估需投入125兆美元投資規模,台灣企業如何因應國際潮流,除了自發性降低碳之外,如何透過碳交所的碳權買賣,達到碳中和,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課題。
本(12)月22日碳權交易所開始交易首批碳權,對台灣跨入全球環保,具有重要意義,結果如何,全國企業共同矚目,相關的交易制度將隨著國際碳權交易,逐步調整,益臻健全,然而,碳權交易劃時代意義,以及帶來的商機,值得投資人共同關注,也是台灣善盡地球一份子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