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疲軟、通貨膨脹惡化,美國無家可歸者人數也持續上升,雖然部分行政機關撥出大量預算試圖解決,狀況仍未見明顯改善,近期多起針對無家可歸者的謀殺案,更是突顯了問題的嚴重性。
警方指出,近期針對無家可歸者的攻擊事件激增。在其中一起案例中,一名33歲男子在感恩節後數天,在洛杉磯街頭開著昂貴的BMW沿街開槍射擊所有他看到的無家可歸者,隨後遭到警察逮捕,並以四項謀殺罪名起訴。
本(12)月拉斯維加斯也發生一起對街友據點的掃射事件,造成一死三傷,另一名加州男性也在昨(15)日就其拍下自己射殺一名熟睡中街友的影片出庭,而今年5月紐約街友Jordan Neely在地鐵上與一名前海軍陸戰隊隊員發生爭執後被掐住脖子導致死亡,因該名白人陸戰隊員並未被警方當場逮捕,直到一周後才落網,出庭時也拒絕承認罪行,甚至獲得交保,曾在全國引發大規模抗議。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貝尼奧夫遊民和住房倡議(BHHI)的負責人庫歇爾(Margot Kushel)說,這樣的暴力事件每天都有,只是發生在大部分人看不到的地方。
事實上,據BBC報導,美國政府最新報告顯示,自2022年以來美國的無家可歸者人數飆升12%,全國大概有65.3萬人沒有可以居住的地方,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HUD)指出,這也是自2007年開始統計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
在洛杉磯,儘管無家可歸者的僅占總人口的1.2%,2022年的所有殺人案件中,卻有約四分之一的受害者是街友,這還是在當局難以透過正規程序追蹤所有死亡街友的情況下,庫歇爾認為,實際上的人數會更多。
除此之外,街友也比一般人受到更多的非致命性肢體暴力,接受BHHI訪問的所有街友中,有38%表示他們曾淪為肢體暴力的受害者,而將近一半的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攻擊者是誰,且很多人也不是同為街友的群體。
儘管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後疫情時代祭出大量住房補貼,高漲的租金與減少的出租物件仍讓許多人被迫淪為遊民,而公部門針對這些人提供的許多優惠服務,像是心理諮商、安置,以及短期收容等,大多數人也不知情。
拜登政府與加州政府已在處理遊民議題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且計畫將投入更多,然而,其執行成效究竟會如何,若參考過去的狀況,恐怕仍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