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許多經濟弱勢家庭失去應有的功能,造成弱勢兒少放學後在外遊蕩、學習落後同儕致學習成就低落,最後導致行為偏差等問題,因此有不少非營利機構提供特殊境況家庭課後照顧服務,接住這群弱勢兒少,學習不落後,成年後能在社會發揮所長。適逢年末,從事弱勢兒少課後照顧服務逾20年的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呼籲國人繼續支持基金會的服務,讓服務不中斷,同時也會回饋捐款人萌萌療癒實用好禮。
長期提供資源匱乏族群、原住民族、新住民家庭等孩子課後照顧服務的天主教善牧基金會表示,來到善牧課後照顧班的孩子們近三成有情緒障礙、身心議題及放學後無處可去的處境,他們的原生家庭逾半因父母或監護人忙於生計,家長無力指導作業及因應目前升學管道多樣化,充滿了無能為力,如果沒有及時托住這群孩子,孩子因為資源短缺及家庭限制學習受到影響,失去在社會上發揮所長的權利,因此基金會持續耕耘課後照顧班,支持家庭培育下一代。
服務過近七萬名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兒童的善牧說明,面對通膨造成的經濟壓力及孩子成長的複雜處境,對這群家庭提供的免費課後照顧顯得益加重要,善牧也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源挹注,包括課後照顧班教室安全設施及設備購置、為孩子準備營養成分高的餐食、聘請專業課程的老師、提供孩子多元學習的機會及充足的社工人力與培力,來回應這群孩子的需要。
善牧發布的內部調查顯示,課後照顧班的孩子,有過半數(52%)面臨家長無法指導作業及因應目前升學管道多樣化;課照班的孩子有43%來自單親家庭、23%來自祖孫家庭、37%家裡經濟資源不足,加上孩子除了課業,兼有情緒障礙、身心發展等多重課題,需要專業資源的介入或是長時間且穩定的陪伴與支持,才能讓孩子的成長進度跟上同齡的孩子。
善牧表示,這群孩子主要照顧者的資源和家境已捉襟見肘,實在很難顧及到孩子的需求,善牧社工們觀察到這樣的趨勢,於是盡可能提供這群課後照顧班的孩子協助。
除了平日的課後照顧,善牧嘉義中心還提供「兒童週末多元學習班」。善牧表示,新北市東區跨國婚姻家庭中心暑輔班多是新住民二代,有25%的孩子在校園面臨學業成就低落,甚至遭到同學排擠,這些歧視讓孩子找不到歸屬感,缺乏自信心和認同感,在遇到困難時,容易因缺少有力的資源支持而迷失方向。善牧花蓮光復課扶班的孩子超過30%來自單親家庭,近40%經濟貧困,有過半甚至曾有高達8成的孩子來自祖孫家庭,祖父母成為孩童的主要照顧者,甚至是「阿祖」(曾祖父母)。上述的弱勢家庭因面臨問題盤根錯節,交織成不同層面困境的多重弱勢。
善牧基金會所設立的服務中心都是以家庭支持為主體進行服務工作,連結與媒合社區、學校及其他單位網絡資源,也於課後照顧班中發現有服務需求的孩子(如家暴、受虐及目睹暴力等),善牧相信唯有整個家庭進入服務端,才能真正解決弱勢孩童的問題。在善牧課後照顧班的老師及社工陪伴下,這群極需幫助的孩子不因此而感覺被遺忘,在一步步培養興趣及學習才藝後,再適時提供孩子發展舞台,讓他們漸漸找回自信心和看見獨有的特質。
善牧基金會執行長黃淑婉、善牧修女會王奕潔修女及陳人仙修女說,善牧陪伴的弱勢兒童多是缺少學習機會,呼籲大眾抑注資源,捐助善牧「星火傳愛服務工作」,共同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專業適切的支持,協助他們找到人生的復原力及長出生命的力量。
即日依捐款金額不同,可得到知名插畫家Cani肯妮為善牧創作各式「小羊的小步伐」插畫系列回饋禮。捐款滿350元,可索取龍年紅包袋;捐款滿350元,可得到新年紅包春聯組,內含Cani肯妮創作的龍年紅包袋與春聯,及善牧璞玉計劃課輔班的孩子創作平安春聯;捐款滿600元,可索取「小羊的小步伐」創意摺疊購物袋;捐款滿1,000元可索取「小羊的小步伐」抗UV折疊傘。
(圖片翻攝自善牧基金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