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2 月俄烏戰爭以來,烏克蘭靠著國際軍援才得以與俄國拚搏至今,但最大援助方美國現傳出預算卡關,白宮警告,若國會遲遲不審批通過,年底前對烏援助恐怕就會斷炊。
金融時報報導,白宮管理及預算局局長楊恩(Shalanda Young)4 日致函國會兩黨領袖,若國會不採取行動,今年底之前,就會耗盡用來採購軍備援烏的預算。「我們沒錢也沒時間了。」
總統拜登(Joe Biden)10 月要求國會批准一項 1,060 億美元的緊急撥款,用於支持烏克蘭、以色列以及印太國家,其中也納入對台灣的支援。然而,共和黨內部強烈反對續援烏克蘭,並有意要求民主黨在移民等措施上讓步,作為通過的條件,談判陷入泥淖。
就算參議院准了,還得過眾議院那關。新任議長強森(Mike Johnson)對軍援烏克蘭抱持疑慮,認為拜登政府在解決俄烏衝突上缺乏明確戰略,也未充分提出美國納稅人血汗錢用於援烏的問責方式。
楊恩以「擊碎膝蓋骨」(kneecap)為喻,指國會阻撓美國武器輸烏,將使烏國無力抵抗俄軍進逼,迄今取得的戰果陷危,增加俄軍勝利的機會。雪上加霜的是,與此同時,歐盟方面也遲遲未能就曾援烏克蘭的 500 億歐元一案達成共識。
楊恩強調,美國經濟可受惠於援烏行動。她表示,雖未能提出確切數據,但美國企業可拿到許多軍備合約,如防空系統就是從阿拉巴馬州、德州、喬治亞州籌獲,而許多關鍵零組件也來自全國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