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飽很重要,睡得好更重要。一項研究顯示,缺乏慢波睡眠的人,恐增失智風險。
CNN 指出,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 ,又稱深度睡眠)是非快速動眼睡眠期的第三階段睡眠,對腦部健康至關重要。在此階段,身體會將有害物質從腦中移除,包括阿茲海默症的標誌-乙型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佛羅里達州神經退化疾病專家 Richard Isaacson 稱,深層睡眠是最具修復力的睡眠階段。
這份最新研究發現,老化疑與慢波睡眠減少有關。研究作者之一的澳洲蒙納許大學神經學家 Matthew P. Pase 表示,長達17 年的追蹤可見,慢波睡眠時間大幅減少者,罹患失智的可能性愈高。
研究共檢視了 346 名平均 69 歲的人士,這些人皆參與了「弗萊明罕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以及兩次睡眠監測活動,分別介於1995-1998 及 1998-2001 期間。結果發現,睡眠監測活動 17 年後,52% 確診失智症。慢波睡眠年減 1%,得到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失智症)的機率就分別增加了 27% 與 32%。就年齡來看,慢波睡眠的不足,約從 60 歲開始加速,75 至 80 歲來到高峰,而後逐漸減緩。
深層睡眠匱乏者,較易出現心血管疾病、因服藥影響睡眠,以及帶有阿茲海默症風險基因。今年5月的一份報告也指,深度睡眠每掉 10%,就會加大腦細胞連結組織損傷情況。
不過,作者坦言,儘管研究顯示睡眠品質可能與腦部健康有關,仍無法證明彼此有直接因果關係。另有專家指,也可能是失智導致乙型類澱粉蛋白沉積增加,從而影響睡眠,而睡眠不足又使清除這類蛋白的速度變慢,釀成一種惡性循環。
研究 30 日發表於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JAMA Neur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