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綜合報導)氣候變遷、極端天氣導致洪災旱情不斷,氣候專家預測,全球水循環(water cycle)將益發紊亂,終致失控。
金融時報報導,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在一份針對 2022 年全球水情的報告中指出,水循環出現失衡,各國須加強監控,非洲、中東與亞洲尤然。
根據 WMO,旱災、劇烈降雨、冰雪與冰川持續融化,恐危及水安全(water security)。氣溫升高,大氣中水分增加,致急遽降雨與水災。另一個極端,則是水分急遽揮發、土壤乾燥、嚴重乾旱。
這是 WMO 追蹤全球河川、水庫與地下水水位現況的第二份水文分析。報告指,去年全球逾半數集水區與水庫都出現了「異常」,多是水位過低。WMO 祕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指出,許多天災都與水息息相關,各國應建立水情分享機制及早期預警系統,嚴防旱澇。
上週,印度東北喜馬拉雅山區水壩潰堤,至少 31 死,與此同時,大雨導致一座冰蝕湖潰決,冰水一瀉而下,沖毀沿路城鎮,數千人被迫撤離。當中國長江流域遭遇嚴重旱情,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卻大氾濫,計 2,000 死、800 萬人流離失所。
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積雪層降至 30 年來最低,衝擊了區域主要河流。西藏高原、喜馬拉雅山區、蒙古哈拉和林、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天山山脈整體冰層量下滑,2018 年至 2000 年間掉了超過 4%,同樣影響了逕流匯入河域。
各地氣象中心上個月確認了聖嬰回歸,勢必使太平洋地區持續「加熱」,南美、美國南部、非洲之角可能暴雨成災,澳洲與印尼則可能迎來大旱。
地球均溫已較工業化前高出至少攝氏 1.1 度,而氣溫每增加一小步,就是人類災難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