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綜合報導)美國梅毒案例激增,用來治療的主要抗生素藥物卻出現嚴重短缺,將近 40 個公共衛生團體聯名致函白宮,呼籲正視問題嚴重性,儘快介入。
CNN 報導,美國國家性病聯盟董事會(National Coalition of STD Directors,NCSD)與 38 個衛生團體 2 日在聯名信中指出,醫療院所難以取得梅毒主要藥物「必希寧注射劑」(Bicillin L-A)(penicillin G benzathine),許多訂單也遭到推遲交貨,官方應與藥廠輝瑞(Pfizer)合力解決此事。
信中指出,必希寧是罹患初期、二期梅毒的成人、幼兒、兒童主要用藥,也是懷孕婦女唯一核可使用的梅毒藥物。作為此藥在美國的唯一製造商,輝瑞未能生產足夠的藥物,使各級醫事單位不得不限量使用。
輝瑞稱,其與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與食品藥物管理局保持密切聯繫,今年已增加 Bicillin 產量 30%,明年底產出可望達一倍,市場需要等待一些時日。該公司 6 月時坦言,Bicillin 產能不足,可能要到 2024 年才能緩解。
這些年來,美國梅毒病例有增加之勢。2017 至 2021 年,梅毒通報案例大增了 74%,而由母體傳至胎兒的先天性梅毒也暴增 203%。2021 年,美國幾乎每個州都通報了先天性梅毒案例,數字創 27 年新高。
NCSD 執行董事 David C. Harvey 表示,分明可以預防的先天性梅毒,卻因診所無法取得所需的抗生素而導致病毒蔓延,將新生兒健康置於風險之中。政府必須採取行動,確保藥物供應,遏止梅毒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