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瑞士的無敵美景來自豐富地貌,有著鬱鬱蔥蔥與千里冰封,但這些天然美景,恐怕亦將凍結在時光之中。數據指,瑞士冰川兩年掉了10%,若冰河持續以此速度消失,日後壯闊景色或許只能從明信片回味。
BBC、路透社報導,根據瑞士冰川監測網(Swiss Glacier Monitoring Network,Glamos),去年瑞士冰川融化6%,創歷史新高,今年締造了次高紀錄,再少了4%。
阿爾卑斯山半數冰川都位在瑞士,長期追蹤研究的團隊表示,兩年內瑞士冰河量體掉了10%,是1960至1990年30年來消失冰河的總和。原因大家皆不陌生,夏季過長過熱,冬季少雪,是全球暖化的顏色。
研究人員甚至被迫停止監測部分地區的冰川,因已測無可測,無冰可量,全面消失,如聖安娜菲恩(St. Annafirn)冰川。另有多座小冰川,消融速度之快,岌岌可危,就算全球真能將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內,都無力回天。
若再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就連遊客必訪勝地、阿爾卑斯山脈最大冰河「大阿萊奇冰川」(Aletsch)(部分區域冰層達800公尺厚),都將於一個世代內消融殆盡。冰川學家Matthias Huss憂,若無氣候危機減緩行動,到了2100年,阿爾卑斯山所有冰川都將消失。
消失的冰川,代表的不只是美景不再,更有嚴重經濟後果。冰川在冬季生成,夏季緩緩融化,為歐洲河川注入活水,是灌溉農田、核電廠降溫的重要水源。
由於水位太淺,歐洲重要貨運渠道萊茵河,去年與今年都出現了必須限制河運的情況。另2022年熱浪襲擊時,部分瑞士河流的魚群甚至必須「轉移」至魚缸,因河水溫度太高、水位太低,魚兒須遷居才有活路。
瑞士隆河冰川冰洞(圖/路透社Denis Balib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