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醫藥組 綜合報導)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有闔家團圓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口味雖然隨著時代不斷推陳出新,然而內含的高油、高糖,常食用一顆就熱量爆表,國健署建議民眾不妨將傳統月餅改製成台式南洋創意料理的新吃法,並適時補充膳食纖維和多元營養素,為健康加分。
一顆月餅相當雞腿便當 熱量不容小覷
份量看似輕巧、比手掌心還小的港式蛋黃蓮蓉月餅,一顆約185公克,將近800大卡,相當於一個雞腿便當的熱量;而一顆約50公克的鳳梨酥,也往往超過250大卡,相近於1碗白飯的熱量。若以一位體重60公斤的輕度工作者,每日所需熱量約1,800大卡為例,如果同時吃下上述的兩款月餅(港式蛋黃蓮蓉月餅和鳳梨酥),熱量攝取就高達整日需要量的6成,實在不容小覷。
國健署吳昭軍署長表示,近年來國人偏向外食、飲食西化,導致肥胖者增加,成為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研究顯示,肥胖者相較於體重健康者,罹患心臟衰竭的相對風險是2倍,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更超過5倍。
因此在中秋闔家歡樂之時,建議可善用以下小撇步:
- 購買月餅時,多比較營養標示,選擇熱量較低或份量較小的月餅。
- 和親朋好友共享分食,還能增進彼此感情。
- 記得和其他餐次的主食代換,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 搭配時令蔬果,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幫助腸胃蠕動,減少身體的負擔。
月餅入菜新吃法 營養更多元
打破傳統單獨食用月餅的吃法,主廚陳之穎發現搭配芽菜、瓜類等在地食材,更能突顯月餅的風味,並且適合設計成具南洋風情的料理。添加蔬果和乳品,不但營養均衡且富含膳食纖維、植化素、鈣質等營養素:
- 鳳梨酥越南米春捲:結合鳳梨酥的果香和東南亞特色料理,用越式春捲皮包裹鳳梨酥和蔬菜,兩卷即可提供一餐所需的蔬菜量,並約可達到一日膳食纖維所需的1/5。
- 綠豆椪沙牛奶:將綠豆椪和牛奶、蘋果混打,乳品類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B2等營養素,每杯可提供一日鈣質所需的1/4。
- 豆沙月餅潤餅捲:使用全麥潤餅皮,包入切碎的豆沙月餅,以及豆干、毛豆、櫛瓜等 食材,毛豆可提供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增加素食潤餅捲中蛋白質 的質與量。
- 月餅芋泥鮮蔬沙拉:將馬鈴薯蒸熟切碎、紅蘿蔔蒸熟切碎、台灣藜蒸 熟、洋蔥切碎。這些食材與切碎的芋頭月餅攪拌在一起,醬料不以美乃滋調和,而改用無糖優格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酪梨,最後將拌勻的芋泥沙拉用刨片的小黃瓜片捲成壽司狀即可。
- 咖哩月餅白花椰菜炒飯:份量相同的花椰菜,熱量約只有白飯 1/9,用剁碎的花椰菜取代白 飯,熱量更低且膳食纖維多更多。將咖哩月餅、白色花椰菜、青蔥、 蒜頭切碎、蝦子和透抽川燙熟。 再來加入蒜頭,青蔥炒香雞蛋,加入白色花椰菜及糙米飯拌炒,放入咖哩月餅及薑黃粉,再加入蝦子及透抽後調味即口。
分享月餅健康搭配 拍照上傳抽好禮
今年中秋團聚之時,國健署邀請大家一起發揮創意,在享用月餅時,搭配蔬果、乳品類等食材,來個月餅健康新吃法。只要在活動期間內(即日起至112年10月10日) 將料理照片上傳至國民健康署食在好健康臉書,就有機會獲得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