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與南庄地區賽夏部落共同進行自有品牌-「里山賽夏/pakaSan」識別系統建立及系列產品包裝設計,將於9月20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西5館,辦理「人與自然共生 | 里山賽夏品牌形象暨包裝設計」成果發表會。
新竹分署於今(2023)年初著手和部落共同發展進行自有品牌-「里山賽夏/pakaSan」識別系統建立及系列產品包裝設計,將過去產出的林下經濟產品收攏聚焦,便於消費者識別,建立山村部落發展在地產品模式。包裝設計理念秉持「人與自然共生」的里山精神,將全系列產品依產品屬性區分為「林下森機」及「大地贈予」二大系列,「林下森機」系列整合部落林下經濟產物,包含森林蜜、森花粉、椴木香菇、正茶油及未來將投入產品化的南庄橙果醬,取森林生機盎然之意,同時象徵產品的多樣性;「大地贈予」系列則整合部落植物山純露、精油產品,意喻這些自然界的氣息都是大地所贈予,亦期待消費者購入後,能夠將南庄蓬萊地區最純淨的氣息帶到生活當中。
(照片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新竹分署表示,過去山林治理機關與原住民諸多部落傳統領域重疊,國家法令和原住民傳統文化的衝突,導致原住民與政府當局關係降為冰點,仇恨的藤蔓不斷糾葛雙方。直到2018年新竹分署與賽夏族在2月7日於立法院簽署夥伴關係,並於4月28日循賽夏傳統儀式於苗栗縣南庄鄉西村大橋下舉行「和解SaSiyoS儀式」,正式向祖先告慰與政府機關和解,旋即開啟一連串的合作模式,包含山林巡守、生態復育、文化復振及綠色山村經濟。
新竹分署說,部落從林下養蜂開始,一點一滴把山林應用的智慧找回,族人初嚐當年收成的第一桶冬蜜,入口充滿森林的芬芳,對大地的感謝油然而生。透過新竹分署委託龍華科技大學蘇文祥老師與族人共同設計推出第一項以部落語言轉譯的產品-「娃哇樂」森林蜜,用賽夏族語「甜又純」的意思來為其命名,並使其商品化,實質創造部落收益。自此短短四年內,南庄賽夏各部落的族人們秉持「人與自然共生」,有限度地循環使用自然資源,逐步拓展產品面向,包含花粉、椴木香菇、純露及精油萃取,乃至於短柱山茶油(正茶油),並成立「有限責任苗栗縣賽夏族原住民林業暨勞動合作社」。
2021年更共同參與復育臺灣特有珍稀原生植物「南庄橙」,讓傳統民族植物得以重回部落,為台灣原生植物復育與產業應用開啟新的里程碑。2022年合作社獲准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會員,成為全臺首例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的原住民族合作社,今(2023)年更將歷年依循里山倡議願景及在地行動轉譯成為國際案例,7月份受邀參加第9屆里山倡議會員大會,向全球里山倡議夥伴們進行分享,展現賽夏部落與林業保育署山林共管、自然共生的合作歷程與發展,充分踐行里山賽夏的願景目標。
新竹分署表示,「人與自然共生 | 里山賽夏品牌形象暨包裝設計」成果發表會將於2023年9月20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西5館揭開序幕,活動將可一覽里山賽夏品牌設計理念及部落從在地走向國際的歷程,更有賽夏部落族人親自「說產品」及分享林下森機秘密,現場還有林下森機轉化的各種西點創意小食(椴木香菇蛋糕、正茶油佛卡夏)等提供試吃,並提供伴手禮購買區,歡迎大家一同共襄盛舉。
(照片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