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美台貿易往來密切,美國跨黨派議員於6月提出「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歷時2個月從美國國會送交白宮,於7日獲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生效。
台灣與美國自2022年6月1日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歷時一年,完成包含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及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談判,雙方於今(2023)年6月1日透過美國在台協會(AIT)與駐美代表處,於華府正式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first agreement)。
美國民主黨籍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魏登(Ron Wyden)及共和黨籍眾議院歲計委員會主席史密斯(Jason Smith)等人,於6月9日共同提出「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 First Agreement Implementation Act),旨在透過國會跨黨派核准程序,讓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獲得應有的支持與持久性。美國眾議院、參議院分別於於6月21日、7月18日口頭表決通過該法案,經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簽署後,在7月27日正式送交白宮,如今交由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後生效。
相關閱讀: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1日晚間簽署首批協定 行政院:設定年底完成所有談判
台美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 美國參議院18日通過
拜登8月7日透過白宮新聞稿指出,已於當天簽署「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法案正式生效。
新聞稿還指出,該法案第7條節內容包括與台灣談判進一步貿易協定之要求,包括第7(b)規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與外國夥伴協商期間須提交協商文本給國會委員會;第7(c)規定USTR不得在國會審查期間將該協商文本交給台灣;此外,第7(c)還違反移民歸化局訴查哈一案(INS v. Chadha)的規定,賦予兩名國會議員增加USTR向台灣公文本前所需等待時間的權力;第7(d)則要求將議員納入美國代表團,賦予他們參與例行簡報的權利,包括攸關臨時協議的部分。
拜登還強調,「在出現法案第7節規定侵害我與外國夥伴協商的憲法權力時,我的政府將視其為不具法律約束力。」
根據法案規定,協定生效前,美國總統須先向國會報告,說明協定如何促進美台貿易關係及推動美國勞工、消費者、企業與農民的利益,並於30日內提出認證,證明台灣已採取任何履行協定所需措施。法案也要求行政部門,未來與台灣達成的任何進一步協定,需符合公開透明原則,並徵詢國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