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劉怡均 台北採訪報導)旅日台灣藝術家何德來回顧展透過8大展區,展出超過200件作品,將於明(8)日起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登場。
今年為藝術家120歲冥辰,北美館以「吾之道」為題舉辦何德來大型回顧展,命名取自藝術家類自傳詩集最後一首詩內文,呼應其內在心境,由館方策展人廖春鈴、林宣君共同策畫的研究型展覽,爬梳藝術家多年創作生涯,畢生創作由其後人何騰鯨捐贈予北美館。
何德來於新竹出生,被新竹大地主收為養子,1922年赴日學習,10年後學成歸國成立「新竹美術研究會」,後因胃疾於1934年回日本,何德來正式以「新構造社」正式會員身分發表作品,1947年後固定每年參展,持續40年,直到1986年辭世,享壽82歲,一生只回台舉辦過一次個展,直到過世前都未再踏上故鄉,此次何德來子孫攜手北美館替藝術一圓歸鄉夢。
8大展區展出超過200件油畫、書畫等,1950年代何德來整體創作狀態達到顛峰,開始觸探日月天體形象化的可能性,也嘗試開發東方筆墨的現代新意,《人滿為患的地球》、《終戰》等作品,表達他對於和平現況的擔憂,以及對死亡、戰亂再臨的恐懼。
《五十五首歌》(右二)被視為何德來思考身份認同代表作。(圖/Taiwan News, Lyla Liu)
十分具代表性的水墨《五十五首歌》也參展,藝術家當時約60歲,背景寫滿文字搭配一輪明月,文字以台灣開頭,日本結尾,探討個人的身份雙重性;另外,藝術家對於生命的超然及體悟也透過繪畫夕陽、黎明、星空等自然景物呈現,不難看出他不向商業低頭、從不賣畫的風骨。
特別的是,此次也展出何德來實驗性書畫,何的妻子秀子形容丈夫書法寫得像作畫,似塗鴉似書法的創作十分耐人尋味,其中,一幅書法上特別註記是昭和40年,則是因為該年為中日斷交,對長期追尋身份認同的藝術家來說影響深遠。
「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教育推廣活動
一、 策展人導覽
10月14日 廖春鈴、林宣君
時間:14:30-16:30
二、 展覽漫遊
8月19日 白雪蘭(臺灣美術史研究者)
8月26日 柯輝煌(臺灣美術史研究者)
10月7日 王淑津(臺灣美術史研究者)
時間:14:30-16:30
三、「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演奏會
演出時間
8月13日、9月 9 日 14:30-15:30
地點:北美館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