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路透6月底披露世衛(WHO)有意於7月中將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列為可能致癌物後,消費者恐慌,食品業驚慌,專家認為業界應會先觀望,畢竟衝擊太過深遠,至於首當其衝的飲料大廠可口可樂(Coca-Cola),業界人士倒不太擔心。
針對世衛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有意把阿斯巴甜打入致癌名單的傳言,路透引述產業人士說法,消費產品業者應不致立刻改配方,至少要等各國食品藥物監管單位表態再行打算。
況且,阿斯巴甜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代糖之一,官方多認證可用,食品大廠也力倡無虞,要將數十年來的習慣毀於一旦,立刻找到能大量生產的替代品,並非易事。
人工甜味劑百百種,化學成分、甜度與價格各異,須考量多重因素,不能說改就改。一名業界人士以阿斯巴甜為例,其甜度是糖的200倍,價格貴於糖精(saccharin),與三氯蔗糖(俗稱蔗糖素sucralose)差不多,但比甜菊糖(stevia)便宜。「保存期限、加工過程如加熱時的反應等等,都須考量進去,不一定能找到可完美取代阿斯巴甜的甜味劑。」
由於低卡路里產品去年佔了可口可樂銷售量的三成,其無糖健怡可樂(Diet Coke)也使用阿斯巴甜,許多消費者不免憂心,以後還喝得到這類飲品嗎?對此,消費者研究公司Redburn Ltd的專家Charlie Higgs認為,可口可樂應能老神在在度過難關。「可口可樂有著全球一流的產銷系統,過去也遇過糖稅等問題,但都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事實上,可口可樂與勁敵百事(PepsiCo)都曾配合政府政策改變配方。2012年,美國爆出焦糖色素致癌疑慮後,二者便配合加州法規,更動產製過程。
投顧公司Conotoxia Ltd的市場分析師Grzegorz Drozdz表示,若阿斯巴甜真的被認定有致癌風險,頂多影響可口可樂短期獲利,長期成長不受衝擊。不過,投資研究公司CFRA Research指出,在這件事上,百事可能稍佔上風。
百事對阿斯巴甜早有一段情結,2015年在部分汽水中停用、2016年重啟使用、2020年又棄用。許多百事產品已不再擁抱阿斯巴甜,而投奔三氯蔗糖與醋磺內酯鉀(俗稱安蜜賽acesulfame potassium)等甜味劑的懷抱,意味就算WHO作出「不利判決」,該公司應能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