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的短命譁變宣告落幕,對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傷害卻已造成,這是他鐵腕掌權20多年來,政權首次陷入危機。
美聯社指出,瓦格納首領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打著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下台的口號率軍挺進莫斯科之時,所經城鎮非但沒有抵抗,還輕易拿下軍事據點。街道甚至可見民眾夾道歡迎,足見普里格津反貪、打擊無能權貴的訴求,在百姓中引發了共鳴。
普丁的強人形象一夕崩垮,裂痕恐持續擴大,他在克里姆林宮的無上權力已遭挑戰,俄國在烏克蘭戰爭的勢頭恐怕也遭弱化。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俄國與歐亞事務資深研究員Nigel Gould-Davies認為,這事件在俄國的菁英權貴圈埋下了不安的因子,他們看著曾為普丁心腹的普里格津大鬧這一齣,嚴重損害了眾黨羽對普丁的信心。
在情勢最高張的數小時,克里姆林宮一度顯得手足無措,由於兵力多半陷在戰事中,莫斯科急著湊軍警人數,挖路、炸橋,阻擋「叛軍」挺進首都。在此當下,理應坐鎮的「事主」蕭伊古、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卻不見人影,在在凸顯軍方高層的失能。
普丁態度大轉彎也顯得不堪。他24日在電視演說中指控普里格津背叛,將情勢比為1917年俄國革命、帝國垮台危機。然而,不到幾個小時,他卻赦免了普里格津,前提是他必須流亡白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表面上稱是為了避免一場血洗,但這般讓步對不容異己的強人普丁來說,無疑是無法饒恕的示弱。畢竟,在他執政下,反對派不是被刑事起訴、流亡海外,就是死路一條。
俄烏戰爭已打了16個月,俄國不知吞了多少挫敗,此時來這麼一場兵變,禍不旋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研究普丁多年的政治分析家Kirill Rogov指出,走到今天這個局面,實是普丁自食惡果。他長期御下不力,坐視軍方高層內鬥,看著自己人狗咬狗,目的不外乎是戰事失利時方便卸責,並讓菁英權貴彼此掣肘,以為如此便能將權力握於一人之手。
最終,他的確遏制了普里格津-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2023年6月24日,民眾在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城市與瓦格納坦克合照(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