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330)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中難得說重話,強調不願值班就不要來這個產業。此話一出立即引起熱烈討論,網友炸鍋了!但劉德音也表示,員工管理能力還不夠,這是我們管理階層要去面對的。顯然,台積電想要邁向全球化,並真正成為國際知名大廠,管理階層要學習的事還很多。
台積電上周(6日)召開股東會,此次股東會中釋出較具爭議的焦點有二,一是董事長劉德音說重話:不願值班就不要來這個產業。二是今年起每年配息最低12 元起跳。
首先,員工長期以來對工時及必須值班做法就很有意見,尤其,在美國廠正式設立後問題再度被放大檢視。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說重話,不願意值班就不要來這個產業。顯然,就是要讓員工知道,這個議題沒得商量?
最近幾年台積電展開外布局,結果出現日本廠很順利、美國廠卻卡卡的結果。其實,說穿了就是亞洲地區員工普遍都是「勞奴」,就連日、韓兩國都一樣,但跨出亞洲後就面臨極大挑戰,台積電繼美、日兩國後還有意前往歐洲設廠,管理階層如何化解勞工議題,挑戰很大。
其次,台積電向來不評論員工分紅、薪資相關議題,但日前台積電首季業績獎金入帳,有員工在網路上崩潰爆料「獎金入帳打了68折」。未料,獎金才拿到手沒幾天,股東會上公司卻宣布提高股息的配發,這豈不是「 肥了資方卻瘦了勞方」的作法嗎?勞資雙方無法公平分享勞動成果,員工的確有意見。
很多人都會認為,既然科技業員工對工作上抱怨很多,科技業為何不也來一場罷工呢?結果答案竟是:罷工要先有工會啦!科技業停線根本威脅不了誰、科技業罷工民眾會痛會癢?有人會在意嗎?政府會關注嗎?科技業是在跟全世界競爭,罷工只是讓台灣多倒一間公司而已。
的確,過去的科技業如果出現罷工,可能沒有太多人會在意,甚至政府也不會關注。但隨台灣科技業這些年的崛起,如今在世界供應鏈的重要性及影響力,與過去已不能同日而語了!試想一下,如今只要台灣發生停電事件,外界關切的都是有多少科技業受到波及?對世界供應鏈的影響如何?
再者,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過去在談到半導體短缺問題,她特別提到,美國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晶片供應上太過依賴台灣。 她表示,只要臺灣鬧乾旱或有颱風侵襲,她就會焦慮到睡不著覺。
所以,科技業如果發動罷工會沒有用嗎?以台灣科技業目前在全球供應鏈重要性來看,台積電若是發生罷工,全球很多產業生產都會受到影響,甚至世界進步的腳步都會發生停滯現象?只是,要罷工得先有工會才行,畢竟,台積電並沒有工會呀!
說到台積電為何沒有工會呢?這得先從前董事長張忠謀在2016年的驚人發言說起,當時台灣發生很多勞資糾紛,媒體問到張忠謀看法時,他的回答:勞資糾紛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美國的科技公司是沒有工會的,Google、亞馬遜、臉書、微軟,都沒有工會,英特爾跟德儀也沒有工會,他們為什麼成功?沒有工會是一個大原因。
張忠謀的「沒有工會論」當時引發很多爭議及討論,台積電至今也始終沒有工會。不過,這個態勢未來有可能會出現改變嗎?2021年元月,Google母公司「字母」的員工成立「字母工會」,是少數在大型科技公司中成立,並正式運作的工會,目前影響力為何?雖然至今還看不出來,但已在美國科技業立下重要的里程碑。
張忠謀2016年「語出驚人」說美國科技業的成功,就是因為沒有工會。當時張忠謀事後也曾修正講法,認為台灣情形還是有點不一樣,應該說「好的企業,可以要求不要有工會」。所以,期待在不是張忠謀的時代裡,台積電依然能夠成為真正「好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