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 綜合報導)高雄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確診,為全台第3例。苓雅區50多歲男性從事木工工作,防疫人員於個案工作地周邊共捕獲23隻老鼠,且伴隨發現大量鼠跡,研判個案可能於工作地點遭感染。
高雄市衛生局表示,這名個案於5月24日起陸續出現高燒、頭痛、背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至診所就醫未緩解,5月27日至醫院就醫採檢通報,今(9)日確診,經治療後已出院返家休養。
經衛生局疫調,個案獨居,近期並無出國史,主要活動地點為住家及工作地,平時多於工作室從事木工工作。
防疫人員於5月27日接獲通報後,立即啟動緊急防治工作,針對個案工作地、居住地及周邊環境進行漂白水消毒、滅鼠、衛教宣導及環境整頓,並針對居住地、工作地進行鼠隻密度監測。
截至6月8日,防疫人員於個案工作地周邊共捕獲23隻老鼠,且伴隨發現大量鼠跡,研判個案可能於工作地點遭感染,同職場接觸者1人無症狀。
衛生局表示,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病毒常存在於老鼠唾液、糞便及尿液中,人類主要感染途徑為經由吸入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的揚塵或接觸鼠類分泌物、排泄物或被鼠類咬傷而感染。
漢他病毒出血熱感染後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主要症狀發燒、頭痛、背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發病後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另為避免病毒飛揚於空氣造成傳播,請使用清除污物之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再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