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財經組 綜合報導)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將於2024年量產,日前傳出有美國員工上網針對加班與輪班大吐苦水。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不願意值班的人就不要來參加這個產業,這個產業並不是靠有高薪,而是你真的對這產業有興趣。」
另外針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6日在股東會稱「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引發討論;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今天(7日) 受訪說,若政府讓劉德音有疑慮的話,就要改善,政府也一定要保障整體用電量得到滿足。
財星雜誌(Fortune)日前報導,台積電一名工程師在人力資源網站Glassdoor上留言,「在辦公室睡了1個月,每天工作12小時是基本,週末輪班是家常便飯;這裡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是多麼殘酷。」
報導指出,台積電另一名工程師今年1月寫到,「台積電是服從文化,而且還沒為美國做好準備。」
事實上,自從台積電赴美國設廠後,美國廠員工對工作要求的抱怨時有耳聞,市場對美國工作文化與台灣的差異也頗感憂心。
劉德音昨(6日) 在台積電股東會後受訪時直言,不要求美國廠員工做事方法要一樣,這可以討論,但要求的是要遵守台積電的核心價值,台積電的核心價值是誠信正直、承諾、創新及客戶信任。
劉德音進一步強調,「不願意值班的人就不要來參加這個產業,這個產業並不是靠有高薪,而是你真的對這產業有興趣。」
此外,由於台積電全球化布局勢在必行,目前正評估歐洲設廠可能性,劉德音表示最擔心的是人才供應及勞工問題,他透露,德國政府承諾會協助解決,將派學生到台灣做交換學生。
至於歐洲工會問題,中央社引述劉德音表示,台灣過去在歐洲投資有很多失敗例子,台積電會與合作廠商解決相關問題,與艾司摩爾(ASML)等討論過,歐洲工會與企業管理階層有非常好的溝通,台積電將會建立相關機制。
對於如何管理世界的人才,劉德音說,台積電目前在台灣推動多元包容性工作環境,某些員工管理能力還不夠,在管理方面有些困擾,台積電正在學習管理世界的人才。
另一方面,劉德音6日在股東會被問到是否擔心缺電時表示,「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並指出台灣綠電發展不夠快將影響競爭力,盼政府重新檢視綠電發展政策。
對此,鄭運鵬今天在黨團記者會回應媒體詢問指出,不管是台積電還是其他出口廠商,都需要台灣加速綠能發展,而現在政府計劃的綠能目標,在總電量上有達到當初的預期,但因為用電需求增加,還要開發新的綠能來源。
鄭運鵬提到,立法院會5月三讀通過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增訂符合一定條件的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應於屋頂設置一定裝置容量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等,希望在各方面追上綠能的用電需求。
鄭運鵬指出,這不只是對台灣的自主電力發展,也對台積電出口需要綠能憑證上,有更多綠電可以買。
針對劉德音稱「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鄭運鵬表示,如果政府讓劉德音有所疑慮的話,這點要改善,而且政府一定要保障整體用電量都得到滿足,不光只是台積電,民生、製造業、服務業等,都要得到滿足。
鄭運鵬說,過去發生大小規模的跳電,常是人為操縱疏失及電網韌性不足,因此政府加強電網韌性,黨團也會督促台電跟經濟部努力,而關於綠電發展,劉德音的講法跟政府的作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