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科技組 綜合報導)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研製探空火箭「淡江一型」,今天(5日) 清晨在位於屏東旭海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試射順利,驗證團隊設計工程、科研火箭能力。
為促進台灣太空科技發展,國科會於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設置「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今天清晨6時許順利發射由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研製的探空火箭「淡江一型」,這是繼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之後的第3個學校團隊。
國家太空中心今發布新聞稿指出,試射的科研火箭「淡江一型」為平均推力150公斤的單節式固態火箭,由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王怡仁帶領學生研製,火箭全長1.82公尺,最大直徑12公分,重量約34公斤。火箭採用新興的RNX推進劑(屬於硝酸鹽複合推進劑),平均推力150公斤、最大推力200公斤,燃燒時間9秒,總衝量約1萬3500牛頓‧秒,飛行高度逾4.5公里。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研製探空火箭「淡江一型」,5日清晨在位於屏東旭海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試射順利。(國家太空中心提供)中央社
根據中央社, 擔任計畫主持人的淡大航太系教授王怡仁表示,團隊過去沒有發射大型火箭的經驗,此次試射除測試火箭團隊系統整合的能力,再來就是測試通訊與遙測系統,為未來的全型火箭做準備。
淡大航太系主任蕭富元表示,根據測站回報,火箭飛行高度量測到4827公尺,與模擬射高4600公尺比較,算是相當精確,遙測資料的取得與火箭升空整個過程順暢,驗證了淡大團隊的設計與工程能力。
主要負責火箭發動機研製碩士生鮑光晟說,RNX為一新興的固體推進劑,其性質穩定、安全,因此也可驗證該推進劑具備將火箭推送至數公里高度的能力。
國科會表示,隨著全球新興太空產業發展,台灣應把握時機,整合學研界與產業界投入太空相關利基產業,將持續督導國家太空中心妥善利用此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鏈結產學研界能量,提升太空科技技術層次,培育太空關鍵科技人才。
國家太空中心2日在臉書PO文表示,「淡江一型」此次飛試有兩個目標;首先,驗證火箭團隊系統整合的能力,再者,測試通訊與遙測系統,為往後的火箭研發做準備。
太空中心指出,「淡江一型」飛試是國科會屏東旭海「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第3個任務,淡江大學也是首個在此進行火箭試射的私立大學。
國家太空中心2日表示,「淡江一型」發射窗口為6月5日上午6時至8時,或是6月6日上午6時至8時。
所謂「發射窗口」(launch window),是多方協調後訂出的時間,火箭只能在這時段內發射;在發射窗口期間,火箭狀態與環境條件齊備,就可隨時讓火箭升空。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火箭發射作業有相當風險,若遇氣象不佳或其他突發因素,為確保安全,可能會暫緩並延後發射活動。
「淡江一型」火箭原定5/29發射,因瑪娃颱風影響延至今天(6月5日) 。淡大航太系太空科技實驗室曾於5/10到訪屏東旭海進行場勘及淡江一型火箭發射前的說明會,向旭海鄉民解說火箭設計等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