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葉湘宜 綜合報導)為防止有心人士轉賣免稅商品,從中不法獲利,日本政府近日開始探討修改外國遊客的免稅制度,改為先付稅,經確認後再退稅。
日前有日媒報導指出,2022年外國觀光客因不符免稅條件,遭海關當局補徵消費稅高達約22億日圓,但有部分觀光客未補繳即出境,造成約21億日圓追討無門。
日本海關質疑,有部分觀光客在日本購買大量高價免稅商品,並在日本境內轉賣,以此非法獲利。因此日本政府計劃,未來擬效法歐盟等地規定,先支付消費稅,再於觀光客離境時確認,旅客是否符合持有購買的免稅商品等條件,再給予退稅,而對於少量購買、明顯非以轉賣為目的購買的觀光客,也將探討是否可繼續利用現行免稅制度,於購買商品時當場退稅。
根據中央社引述共同社,日本政府將在今年底前彙整稅制改革詳情,最快可能將從2024年度起實施。
不過,部分零售業和旅遊業者對新方式持謹慎態度,因他們擔心,若新制度使得退稅程序變得更不便利,可能會減少觀光客的消費意願,另外,外國旅客在離境辦理退稅時,也可能會出現大排長龍的情形,因此有聲音希望能維持部分現行制度。
另外,日本自今年5月起,要求購買被轉賣的免稅品的商家,必須繳納消費稅,日本政府也正考慮,今後利用購物紀錄,在未補繳稅即離境的外國旅客再度訪日時補徵。
延伸閱讀:免稅品轉賣後即逃跑出境 日本4.7億台幣消費稅要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