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林靜怡 台北專訪報導 )陳奕光喜歡保持童心,綜觀他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看到幽默、逗趣的畫作,加上建築學系的背景,及受到喜歡建築師的影響,逐步走出個人風格。
陳奕光的作品充滿生命力,每一張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他認為畫畫不應受到侷限。因此,他每一張作品就是一個語言的表現,更認為繪畫應該是在快樂心情下,隨意地畫出心中的世界。
由於鋼筆畫是他的語言,因此每一張作品都有主題、有重點。他認為,建築就是生活,因此覺得這不是用生活看建築或用建築看生活。
他提及,每個人都是設計師,每個人都是建築師,且心理都有較特殊的想法,只是藝術創造者透過一種媒介,去觸發觀賞者的內心,而不是強加自己的設計概念到他人身上。
(鋼筆畫作品由陳奕光提供/Taiwan News 合成)
對於影響他一生的繪畫風格,除了家人外,他認為,美籍英國建築師 克里斯多福·亞歷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和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Andou Tadao),西班牙建築師「上帝的建築師」高第(Antonio Gaudí)的作品,當代建築師 Richard Meier等人,他們設計的建築都不是豪放不羈,而是「乾淨、嚴謹」。
(鋼筆畫作品由陳奕光提供/Taiwan News 合成)
他說,在作畫時,他不打草稿,由於用鋼筆作畫是不能修改的,因此在「作畫時,只能順著線條去轉、去接」,所以在他的畫作裡,較少看到垂直線和水平線,多的是具有韻律感的線條。他不希望畫的很具像。
(鋼筆畫作品由陳奕光提供/Taiwan News 合成)
陳奕光表示,他喜歡無題創作,也不像是靈感或靈光一現,他喜歡用各種元素繪製筆下的世界,所以他不喜歡被束縛住。未來,他希望突破自己,畫大尺寸的鋼筆畫。雖然可以運用新科技放大後摳圖,但這樣的作品早已失去了他的風格。
對於想畫畫或想學畫畫的人,他建議,學畫畫不要模仿,應保有初心、童心,還有快樂的心情,隨意地畫出來就好。
最後,陳奕光說,他要感謝最支持他的大粉絲—「我的妻子!」,「感謝三十多年來的鼓勵以及毫無怨言的付出;真心地喜歡著我的畫,並且給予我心無旁鶩的作畫時空,謝謝妳!」。
近年來,受到各產業界關注的元宇宙(metaverse),是個可透過區塊鏈、人工智慧、擴增實境等科技,打造去中心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許多藝術家亦開始嘗試將自己的作品和該科技做結合,打造不同視覺響宴,賦予作品新樣貌。由於陳奕光亦熱愛新科技,他的鋼筆畫很精緻、袖珍,很適合在手機上觀賞,未來,他規劃「線上畫展」並「進軍元宇宙」,敬請讀者及網友們期待!
(鋼筆畫作品由陳奕光提供/Taiwan News 合成)
相關專訪:
【獨家專訪系列1:發掘台灣素人藝術創作者】退休建築師陳奕光 鋼筆畫的異想世界
【獨家專訪系列2:發掘台灣素人藝術創作者】陳奕光童心未泯 鋼筆畫充滿稚趣
【獨家專訪系列3:發掘台灣素人藝術創作者】陳奕光:鋼筆畫過程「療癒自己的心」
【獨家專訪系列4:發掘台灣素人藝術創作者】用畫作和外界溝通 陳奕光:藝術作品和建築物一樣 不受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