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林靜怡 台北專訪報導 )素人藝術創作者陳奕光,創作過程不愛受到束縛,鋼筆畫的作品包羅萬象,任何元素都可以是他創作的主題,而繪畫的啟蒙則歸功於他的原生家庭。
陳奕光受訪時表示,他沒有代表作。他喜歡天馬行空地畫,他的畫作是由「線條決定走向」,所以他沒有單一作品是適合當作代表作。
陳奕光不認為自己是天賦異禀的鋼筆畫家,他認為繪畫就是他的興趣。他回憶,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後跟著大家申請國外學校時,雖然最後他沒有被錄取,但他推測應該是他在作品集裡,加入了太多繪畫元素。
(鋼筆畫作品由陳奕光提供/Taiwan News 合成)
陳奕光的作品很多元,有抽象也有可愛的,根據相關主題大致可歸類為:1.住宅或簇群住宅系列、2.面具與人臉系列、3.兒童系列、4.建築師的異想世界系列、5.居酒屋系列、6. 娃娃遊台灣系列、7. 書籤畫系列、8. 機器人系列、9. 時尚品牌筆記本無題系列、10. 月曆畫系列(小怪獸、動植物、建築立面簡圖)、11. 筷子護套、咖啡杯套、飲料杯即興繪畫系列等。
(鋼筆畫作品由陳奕光提供/Taiwan News 合成)
他提及娃娃系列的誕生,全因過去的作品都很抽象,很多人都覺得看不懂,娃娃反而比較沒那麼嚴肅,也比較討喜。加上本身是建築系出身,發覺可以以娃娃為主角進行多種創意,從建築元素中的圓形圖、幾何圖形到加入居酒屋等元素,不僅增添樂趣,也獲得了大家的支持。
陳奕光接著分享,娃娃系列中的月曆,是在台塑營建部時開始構思、創作,並養成的習慣。他回憶,2016年左右,同事發現他在月曆格子畫娃娃的事後,只要有人手上有新的月曆就會拿給他作畫,剛開始也是一天畫一格,後來就一口氣把一整個月畫完,畫的速度亦越來越快,就這樣一天就過了,這樣的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他認為「可以一直畫下去。」
(鋼筆畫作品由陳奕光提供/Taiwan News 合成)
陳奕光從小就喜歡畫精緻、細小的東西,月曆的格子雖然只有2cm*2cm,卻侷限不了他的創作靈魂,從娃娃、動物到建築都可以成為月曆的主角,整本畫完後,他還會把每一格的主角抽出來,在筆記本(B5)進行繪畫。
他說,他是一冊一冊的畫,因為筆記本約80~100頁,所以整本畫完是「很有成就感的」,因為頁數加總起來剛好是一季,他又習慣同時進行多個主題創作,問他目前累積多少筆記本,他無法估計,猜測「應該有十來本吧」。
(照片由陳奕光提供)
愛塗鴉的種籽一直在他心裡發酵萌芽,由於陳奕光不善於交際應酬,在工作上,面對老闆、主管、同事和客戶時,就算有好的點子,溝通無效後,他也只能默默的將它們藏在心裡。對他來說「畫畫是療癒」,是他工作之餘的沉靜角落,此時作畫的他,是快樂的。
陳奕光沒有忘記他愛繪畫的初心,而且很喜歡畫機器人、軍團、面具等,但他發現「自己心情不好時,畫出來的都是一團一團。」問他誰啟蒙了他的畫畫天分,不如說他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中長大,他的母親愛畫國畫、他的哥哥愛寫書法,而他從小學拉小提琴,這些元素漸漸型塑出他的個人風格。
(照片由陳奕光提供)
相關專訪:
【獨家專訪系列1:發掘台灣素人藝術創作者】退休建築師陳奕光 鋼筆畫的異想世界
【獨家專訪系列3:發掘台灣素人藝術創作者】陳奕光:鋼筆畫過程「療癒自己的心」
【獨家專訪系列4:發掘台灣素人藝術創作者】用畫作和外界溝通 陳奕光:藝術作品和建築物一樣 不受時間限制
【獨家專訪系列5:發掘台灣素人藝術創作者】進軍元宇宙!陳奕光鋼筆畫個人風格搶眼 線上展覽即將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