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 台北報導)據家扶基金會的最新調查顯示,面對性剝削情境,兒少普遍辨識力偏低,特別是對方若用「以愛為名」的方式來誘騙私密照時,兒少容易放下戒心,讓自身陷入危險中。小兒科醫師建議父母應提前溝通預防措施,以開放的態度聆聽,成為孩子最安心的後盾。
常見網路性剝削情境 兒少易陷「以愛為名」陷阱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平均每天有近6起兒少遭性剝削案件,其中以「拍攝、製造兒少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物品」類型犯罪為最大宗,約佔八成五,受害者以12至未滿15歲為最多數,約佔四成六,且案件逾七成為運用網路犯罪。面對迅速發展的網路帶來便利卻潛藏這麼多危機,少子化趨勢,每個孩子都彌足珍貴,我們該為兒少打造安心與安全的網路環境。
為了讓更多民眾瞭解兒少性剝削議題,家扶在3月15日到4月11日間,以網路進行《網路性剝削情境風險辨識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37份。家扶設計風險指數,為各種兒少網路性剝削情境評分,分數越高代表兒少越能辨識和察覺。
據調查結果顯示,家扶《網路性剝削情境風險辨識調查》發現,12歲至未滿15歲的兒少在網路性剝削情境辨識上,平均分數(8.95分)低於整體平均,而評分較低的是題目分別是「親愛的老公/老婆,拍一下私密照,證明我們的愛」及「親愛的,拍個裸照給我欣賞,相信我只是紀念不會傳給別人看的。」網路惡狼最常見的犯罪手段包含假交往或交友之名行誘騙之實,趁隙卸下兒少心房。
低估危險藏隱憂 四成家庭未教導辨識風險
家扶強調,孩子如未能遠離風險,因一時好奇或想冒險嘗試,就容易掉入遭傷害的陷阱,強化兒少的自我保護能力尤為重要。然而,逾三成六的兒少表示,家裡未教導如何辨識網路性剝削風險,超過一成不曾在學校學習相關知識,這兩類孩子分別評為8.72分和7.91分,皆低於整體平均(8.99分),且越幼齡兒少未被教導比例越高 。
知名小兒科醫師「柚子醫師」陳木榮說,關於孩子使用網路的原則和時間,建議家長多與孩子溝通,可以透過實際案例與孩子討論,幫助孩子學習辨識危機、提高警覺性,以及培養自我保護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家長應以開放及傾聽的態度,成為孩子安心的後盾。
最後,陳木榮也提醒孩子們,不要以為檔案存在手機、雲端中很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輩子不要拍私密照片/影片」;此外,上網時,應避免暴露實際年齡等個資,大頭貼也不要用自己的照片,而這些原則不只適用於女性,也要給予男孩子一模一樣的告誡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