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長今年2月才公開澄清「台灣人均GDP超過南韓」是誤會一場,經濟部上周五(28日)又改口,2022年台灣人均GDP為3萬2,811美元,正式超越韓國的3萬2,237美元。民眾對這個結果不僅普遍無感,也沒有任何喜悅,反而問道:實質薪資何時趕上南韓呢?
主計處的說法,今年2月如果以名目所得去比較,台灣人均GDP為3萬2,811美元,的確比南韓3萬3,600美元低,但南韓在3月下修了2022年人均GDP至3萬2,237美元,因此台灣也正式超越南韓。
台灣網友對人均GDP超越南韓普遍看法,認為人均GDP跟民眾的薪水無關,有啥好得意的?人均超車南韓民眾並沒有任何喜悅,反而是對於最近不斷上漲的物價感到崩潰。也就是網友們對人均GDP超過韓國普遍不買單,對政府公布的數據反而感到懷疑?
網友的反應包括,「韓國大學畢業新鮮人起薪約9萬台幣,我們連韓國的1/3不到」、「最低時薪差這麼多,憑甚麼自我膨脹」、「實質薪資何時趕上韓國呢?多數勞工還是低薪」、「韓國大學畢業生起薪是台灣3倍」、「全都是半導體業在賺錢,別的行業可憐的要死!」。
根據統計,2022台灣勞工的基本工資為2萬5,250元,最低時薪則為168元。南韓2022年勞工時薪為9,620 韓元 (約新台幣222 元),如果以每月工作209 個小時計算,每月基本工資為2,01萬580 韓元,約新台幣46,425 元。
勞動部統計,2022年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均薪僅有3萬1000元,甚至有24.9%的大學畢業生首月薪水為基本工資,相當於每4名就有1名是領基本工資,大學畢業生初任人員薪資中位數為3萬元,意謂有一半的大學畢業生首份薪水未達3萬,這跟南韓大學畢業新鮮人起薪約9萬相差太多。
若以人均收入來看,韓國國稅廳2020年國稅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9年末結算的韓國勞動者人均年薪爲3,744萬韓元(約台幣98.5萬元),推算2020年的平均年薪為3,791萬韓元(約台幣99.7萬)。
台灣年均收入究竟多少?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的2021~2022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2021年台灣工作者整體年薪為65.6萬元,並且創下6年來新高,但台灣2021年的年均收入還遠遠不及南韓2020年的99.7萬元,這也是對政府發布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訊息後,民眾普遍懷著質疑態度的主因。
再者,2022年基本工資雖然調漲5%,但根據人力銀行去年9月資料,統計內部50萬筆求職會員薪資,2022年全體63個產業的平均月薪年增率僅3.74%,全體實質薪資幾乎零成長,甚至有2/3的產業實質薪資負成長。
調高基本薪資真正受惠者,應該算是總數約232萬僅領基本工資的本國及外國勞工,雖然政府希望企業將獲利與全民共享,積極要求企業為民眾加薪,但到底有多少企業真正幫員工加薪呢?
尤其,最近幾年受疫情及國際通膨因素影響,企業頻頻對外喊苦,真正被獲得加薪者可能有限,若再加計物價上漲,實質薪資幾乎「零成長」,有3分之2的產業實質薪資還是負成長,當然大多數民眾會對人均GDP超過南韓說法產生質疑。
很多產業及企業發布缺工訊息,還直言是現今台灣年輕人吃不了苦?但真正該探討的是企業究竟是缺工,還是缺少「廉價勞工」?政府發布2022年人均GDP超越南韓,用台灣平均薪資來做為國際比較基礎,但台灣有高達68%的勞工根本領不到平均薪資,況且工時還比別人長,其實,合不合理不重要,民眾真正在意的是實質薪資何時超過南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