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李昱德 綜合報導)南海地區領土情況複雜,並長期存在中國與周遭東南亞國家的主權爭端。上週日(23日),中國與菲律賓的海巡船隻即在南沙群島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附近因互不相讓而幾乎發生碰撞危機,此舉引發菲律賓抗議與美國警告。
美國警告,任何針對包含海巡部隊在內的菲律賓部隊,以及國際船隻、國際航空器的攻擊行為,都將觸發美國就共同防禦承諾的「反應」,同時要求中方自制。
事實上,相關事件也不是第一次發生,過去中菲雙方就在南海地區有過多次衝突,中國甚至用「軍事級雷射」攻擊菲方船隻;不過這次菲律賓海巡單位邀請了包括BBC與法新社在內的媒體共同參與並記錄他們巡防的過程,讓雙方互相叫陣到最後差點相撞的畫面,全都被拍了下來。
觀察影片可以發現,在整趟約1,670公里的巡航過程中,中國船隻都跟在菲國後方並持續進行喊話,要求迅速駛離否則後果自負,同時沿途加速追趕。最後在靠近仁愛暗沙時,體積超過菲艦兩倍以上的中國船靠著速度優勢直接橫擋在菲國船隻前,距離一度只剩45米,菲方只能選擇關閉引擎以避免相撞。
在對峙30分鐘後,菲國船隻最後選擇掉頭離開,同時放棄巡弋仁愛暗沙。該礁長約15公里、寬約5.6公里,僅在退潮時會部分露出,現由菲律賓實際控制,上方有一艘1999年由菲方刻意擱淺、用以作為哨站的二戰坦克登陸艦,並駐有數名海軍陸戰隊員。
諷刺的是,這一起雙方對峙事件,發生在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就南海爭端會面完後。小馬可仕的用意是希望就南海爭端與中國建立直接通話管道,未料雙方才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會面一天後,就發生這樣的事情。
姑且不討論中菲會談,美國與菲律賓在本(4)月稍早才結束有史以來兩國最大規模、超過1.7萬人參與的聯合演習,這次演習又恰巧發生在中國對台進行「報復性演習」的一天後,在其他地方另做文章,確實可能是中國報復作為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專家也認為,美國將菲律賓視為可以部署大量飛彈、火炮以反制中國可能對台灣實施兩棲登陸的重要基地,不過雖然菲國已確定多開放4座基地供美國使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仍表示,討論基地內要部署什麼設備仍舊言之過早。
2023年4月23日,中國海警船、菲律賓海巡船在南沙群島仁愛暗沙附近差點發生碰撞危機(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