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劉怡均 台北採訪報導)台北新型百貨「忠泰樂生活」於今(29)日在大直正式開幕,日本人氣咖啡店Onibus、日本當代藝術家東信首場台灣個展等都吸引朝聖人潮,本報幫讀者整理出必收亮點。
最近更新 5月1日
首次發稿 4月29日
《忠泰樂生活》建築設計由曾獲國際新銳建築師獎肯定的旅德建築師林友寒操刀,結合藝術策展、生活選品、風格美食打造「參與式體驗」,6樓更設置國際級極光溜冰場,共進駐全台獨家17家品牌、忠泰自營15家品牌、全新概念店品牌67家。
地址:10491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
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週六(例假日前一天)11:00-22:00
網站:Facebook、Instagram
開箱影片(影/Taiwan News, Lyla Liu)
1. 隈研吾X明粵
國際建築大師,獲《時代雜誌》評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隈研吾於台灣唯一設計餐廳,高檔港式火鍋明粵專注於頂級海鮮食材,主要選用澎湖及日本新鮮空運直送,活體時令海鮮與經典粵式老火滋補湯底。
2. ONIBUS COFFEE
ONIBUS COFFEE創辦人坂尾篤史。(圖/Taiwan News, Lyla Liu)
東京人氣咖啡店ONIBUS COFFEE台灣首店進駐台北,以淺焙莊園精品咖啡豆為主,不定期更換特選咖啡豆,創辦人坂尾篤史將於開幕日至5月1日親自於吧檯替客人服務,日本插畫家 Chalkboy 於試營運日親自進行牆面手繪,「ONIBUS」在葡萄牙語意指公共巴⼠,透過咖啡的分享,將各種各樣的乘客邂逅,各種領域的⼈相互連結於此。
3. 全球唯一!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
La Vie原本位於德國迷人小鎮奧斯納布魯克(Osnabrück),主廚為德國僅有的10名米其林三星級廚師之一Thomas Bühner(傅納斯),餐廳自2012年起連續7年蟬連米其林三星級最高評鑑, 於2018 年熄燈後開始找尋新點,最後相中台北大直,勢必將投下融合歐亞口味的taste bombs。
此次台北La Vie經過兩年籌備,由香港的楊展浩(Xavier Yeung)先生擔任行政主廚,堅持「三維立體馥郁美饌」打造季節性菜單,所謂的「三維」包括突顯各食材的天然風味、堅持低溫烹調技法,以及務求每道菜式之間在滋味和口感上的和諧平衡。
店內設計由德國知名設計師Olaf Kitzig工作室操刀,以大地色系為基調,搭配源自台灣北部金瓜石靈感的低調璨金色,反映出寶島的歷史性及自然特性,餐具採用比利時藝術家Pieter Stockmans瓷器作品,由台灣鶯歌陶瓷專業團隊訂作。
季節性菜單包含青魽小黃瓜柚子、昆布海藻軟麵包、白蘆筍鮪魚下巴佐巴倫茲醬、藍龍蝦綠竹筍配甜洋蔥、A5和牛橄欖魚子醬綠蘆筍等11道菜色,套餐價格為新台幣$8,988元+一成服務費。
4. 嵜本高級生吐司
嵜本高級生吐司專門店與通庵熟咖哩聯名打造鹹食套餐。(圖/Taiwan News, Lyla Liu)
日本甜點集團DOROQUIA HOLATHETA社長嵜本將光 (Masamitsu Sakimoto)因為自己女兒對蛋、奶過敏,所以研發天然美味的「嵜本高級生吐司專門店」(SAKImoto Bakery),嵜本同時也是 PABLO 半熟起司塔的社長。
此次進駐忠泰樂生活,為品牌在台第11家門市,攜手Pablo首創獨家雙品牌聯名,邀請旅日設計師 Elson打造全新店面空間,店內可品嘗到生吐司、半熟起士塔,及與VG集團旗下品牌通庵熟咖哩聯名打造的期間限定內用鹹食套餐。
5.《東信展:繁花.時敘》展
(圖/Taiwan News, Lyla Liu)
日本藝術家東信(Azuma Makoto)首場台灣個展《繁花.時敘》,展出100件訂製Block Flowers系列,由藝術家精選雛菊、玫瑰、向日葵等百株台日花卉,將其綻放之姿放入壓克力凍結,象徵保存最美好的記憶時刻,也透露對於時光飛逝的無奈;Drop Time錄像系列則與攝影師椎木俊介(Shiinoki Shunsuke)共創,由影像縮時捕捉花卉由生而死的無盡循環。
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一樓
時間:即日起至7月23日止
6. ARTICLE NO.
ARTICLE NO. 2015年在美國洛杉磯創立,以現代設計語言、復古情懷和極簡視覺體驗為品牌核心,並透過藝術感知世界,表達GEN-Z的生活方式。品牌設計以奢華與必備共存、時尚與街頭融合為主要風格。品牌重新定義當代生活方式,即使是迷幻的想像也可以成為個人身分。
7. 巴黎街頭藝術家 Jordane Saget
(圖/Taiwan News, Lyla Liu)
Jordane Saget將櫥窗、購物袋等化為畫布,其知名的纏繞線條可見於公共空間,並進行10場即興現地創作,同時更推出AR擴增實境濾鏡,正著手計劃以台北市中心的大型地景作為NFT創作題材。
8. Refik Anadol《博斯普魯斯海峽》
土耳其裔藝術家Refik Anadol的新媒體藝術《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_B),以家鄉海峽洋流數據變化為其創作來源,透過人工智能演算技術(AI)將數據的單元化建構出繁複多元的連續錄像。
9. Uncanny 市集
選品市集呈現茶籽堂、SAWAA、EVERYDAY OBJECT等8個台灣品牌,回應展覽主題「怪奇世界求生指南」,由彡苗空間實驗、黑川互動藝術操刀裝置與互動體驗,布滿紫色及綠色的「神經元」裝置藝術挑動創意神經,自即日起展至7月2日止,快閃店期間將不定期舉辦活動。
10. 色盲藝術家Daniel Arsham
(圖/Taiwan News, Lyla Liu)
法國羅浮宮典藏的維納斯在美國藝術家Daniel Arsham以「時間錯位」慣用的模擬兩可創作概念出發,穿插於原作石英及水晶能不斷生長的意象,以獨創形式成功轉譯經典雕塑,並乘載出當代新價值。
11. Gimhongsok《像熊一樣的雕塑》
位於商場門口可見韓國藝術家Gimhongsok《像熊一樣的雕塑》(Bearlike Construction),看起來是由超皺塑膠袋打造的黃色大熊,但其實是一座重達數百公斤的青銅雕塑呢。
以上圖片由忠泰樂生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