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政治組 綜合報導)在俄烏大戰中一炮而紅的標槍(Javelin)飛彈系統,是反坦克利器,我國向美國採購的一批標槍系統,已於去年底交運抵台,有了此武器,台灣防衛如虎添翼。
根據中央社,美國售台新型標槍飛彈系統42套、飛彈400枚。其中,42套標槍飛彈發射器已於去年底運達台灣,彈體正量產中,預計今、明年各交付200枚。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指出,此一軍售案源於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美國2019年7月宣布售台400枚標槍、1,700枚TOW 2B RF拖式飛彈。
蘇表示,標槍飛彈可「射後不理」,發射後能自主攻擊目標,穿甲能力達800公厘,採攻頂模式更具殺傷力。這些裝甲飛彈在反登陸、阻絕敵方舟波靠岸行動上,扮演重要角色。
他指出,拖飛2B型飛彈使用無線導引技術,適於水際飛行,可避免火力試射時,拖式飛彈銅線觸水而造成脫靶,這種情況曾出現在以往漢光演習。他提到,營級登陸部隊約需要25至30艘登陸艇進行搶灘,這類無覆頂的登陸艇以及輕裝甲兩棲戰車,將淪為反戰車飛彈的目標。
可攜式武器靈活、具高機動性,操作簡易也無需太多訓練。去年俄烏戰爭開戰之初,就有專家指出,若中國欲以俄烏模式征伐台灣,反艦飛彈是必須,而在軍力難敵的現實下,台灣或可學習烏克蘭使用標槍飛彈、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都能有效對敵機與地面部隊造成傷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