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國際組 綜合報導)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因財務虧損又加上美國銀行倒閉風暴引發擠兌潮而陷入危機,瑞士銀行(UBS)在當局的支持下,火速以30億瑞士法郎(992億台幣)收購瑞信,然而瑞信發行的價值160億瑞士法郎的「AT1」債券成壁紙,台灣金融業並未持有AT1,但對瑞信曝險金額約1550億元。
瑞信已成立167年卻在近年每況愈下,2022年遭遇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虧損,今年3月美國3家銀行接連宣布倒閉,瑞信又自承內部有重大缺失,導致信心崩盤,股價在一週內下跌了4分之1,鉅額存款被提領一空,即便瑞銀上週提供540億美元救火也無用,如今也只能賤賣給瑞銀,靠其救火止血。
瑞銀、瑞信以及該國金融監管機構FINMA於週末進行緊急會談,19日晚間由瑞士總統貝爾塞特(Alain Berset)主持記者會,宣布該項消息。
瑞銀幾乎以4折價收購市值應有96億美元的瑞信,以22.48股瑞信換1股瑞銀,瑞信的股東將被大量淘汰。
為斷尾求生,FINMA在收購的附加條件中加上,瑞信發行的價值160億瑞士法郎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完全減記,這意味著,債券持有者恐將血本無歸。AT1債券的投資者Axiom Alternative Investments研究主管勒格拉斯 (Jerome Legras)表示,這項決定「這令人震驚且難以理解」。
這是一樁歷史性、複雜且獨特的收購案,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次有兩大極具重要性的銀行合併。
雙方在數日內就促成交易,瑞士政府還將提供最高90億瑞士法郎(約2,976億台幣)的擔保金,吸收瑞銀處分瑞信資產時可能蒙受的損失,且免除須由股東同意的條件。瑞銀在新聞稿中強調,公司合併後,客戶資產將達5兆美元。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20)日指出,台灣金融業對瑞信曝險金額約1550億元,主要是五大金控壽險業,投資逾千億元的瑞信債券,其中國泰金控有340億元,大部分都是主順位債券及國際板債券,目前債權「完全確保」;新光金、開發金、中信金、富邦金等都有超過百億元的瑞信曝險,開發金控子公司中國人壽及新光金控表示都沒有買到瑞信AT1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