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3/7台灣本土確診新增10816例境外222例•死亡34例 另新增1例猴痘本土個案•匡列18人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7)日公布.我國第8例確定病例,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2月下旬因發燒、四肢及軀幹陸續出現水泡及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並於3月3日確診陽性,該名個案近期無出國旅遊史,研判為本土個案,目前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接觸者共18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
新增的猴痘確定病例,個案來自台北市,是第3例本土個案,本土病例無交集,屬散發個案,本土疫情風險持續增加,疫苗擴大施打第1階段拚3月底前實施,預計6都優先上路。
圖/疾管署
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下午在例行疫報說明,今天新增的本土猴痘病例是一名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2月下旬因發燒、四肢及軀幹陸續出現水泡及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3月3日確診陽性。
個案近期無出國旅遊史,研判為本土個案,現階段在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接觸者共18名,2名同住院、1名親密接觸者屬於高風險接觸者,會進行暴露後預防接種評估,暴露後接種疫苗保護力可達8成,其餘15人為醫護人員,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
據疾管署統計,台灣目前累計8例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病例。
圖/疾管署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前2例猴痘本土個案住院中,病情狀況穩定好轉,接觸者暫無人發病,台北、新竹及高雄的本土個案都沒有交集,屬散發個案。
擴大納入與確診者性接觸、有高風險性行為者等對象可接種疫苗,羅一鈞說,現階段國內有1100劑猴痘疫苗,使用皮內注射約可接種3至4人,預計約可打3000人;猴痘疫苗須保存在攝氏負20度、12小時內須打完,考量接種族群隱私保護重要,避免民眾不敢打疫苗,較可能採取集中接種。
中央社引述羅一鈞說,由6都實行第1階段施打,地方衛生單位安排開設接種門診、提報醫院名單,本週將完成與6都討論接種作業,須與醫療院所建立共識,很難立刻開打,細節規劃妥善,以利宣導接種,安排醫護皮內注射教育訓練,同步配發疫苗,預計下週說明接種時機,希望3月底前提供接種。
圖/疾管署
羅一鈞表示,實驗室人員、個案接觸者等疫苗施打對象,因為可以透過造冊或衛生單位匡列,安排施打,中央將配送疫苗到地方,所以上述對象不需要到6都施打,可就地接種。
羅一鈞說,疾管署將增購1萬劑猴痘疫苗,已經在採購程序,到貨後進行封緘檢驗,及冷運冷鏈物流配送,這些疫苗將於第2階段開打,預計可打3萬至3萬人,接種地點也可能會擴大到6都以外縣市,初步預估最快清明連假後開始施打。
疾管署指出,此波猴痘疫情自去年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至少109國報告逾8.6萬例確診,病例數主要分布於美洲(58,668例)及歐洲(25,857例),其中美國累計30,225例占全球總數35%為最多,近期全球疫情趨緩,新增病例數分佈以美洲(150例)為多。
鄰近國家中以日本累計27例病例、新加坡21例及泰國15例為多,另韓國、菲律賓、越南、香港及中國等亦有報告病例,其中日本本土疫情近期有增加趨勢。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今(2023)年3月5日統計資料指出全球病例96.4%為男性;年齡中位數34 歲,小於5歲幼兒病例至少268例,性接觸傳染比例約68.8%。
WHO於去(2022)年7月23日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迄今仍維持。
圖/疾管署
疾管署說明,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3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1例、美國3例、1例奧地利)。
疾管署提醒,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此波疫情以親密接觸之人際傳播為主,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高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如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該署除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亦已採購並配置抗病毒藥物及猴痘疫苗供符合條件者使用,及加強監測、通報及適時調整相關防治政策。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台灣累計8例】北市新增一例猴痘本土個案 疫苗擴大接種拚3月底前開打
3/7台灣本土確診新增10816例境外222例•死亡34例 另新增1例猴痘本土個案•匡列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