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政治組 綜合報導)由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所舉辦的「立法院年度代表字及十大新聞」票選活動,今(12/30)日上午公布2022年票選結果,榮登本年度十大新聞榜首是「朝野共同支持18歲公民權,首件進入公民複決的憲法修正案。」,年度代表字則由「抄」字出線獲選。
公督盟理事長曾建元表示,年底九合一選舉頻頻爆出縣市長候選人論文抄襲,接連立委的論文也受高度關注,朝野皆有立委被撤銷學位,成了國人對於立法院今年最深刻的印象。
在立院代表字票選的部分,曾建元說,「抄」字在今年的票選中以高達52.6%過半數的超高得票數奪冠,成為2022年的代表字。今年第2、3、4、5名分別是「漲」39.8%、「青」21.1%、「挺」19.3%和「氓」18%,整體看來,民眾對特定議題如物價上漲、青年參政、挺台灣民主、黑道治國等有相當集中的集體印象,可看出民眾對國會今年整體議事表現的評價。前五個字當中,有三個字偏向負面意涵,顯見國人對於今年立法院表現評價仍不高。值得一提的是,「青」字不僅獲得獲得五分之一的選票,同時對照十大新聞第一名也是18歲公民權議題,顯見民眾對青年參政一題頗有所感。
回顧歷年,立法院年度代表字分別為2008年「黑」、2009年「私」、2010年「唬」、2011年「恥」、2012年「廢」、2013年「假」、2014年「同」、2015年「新」、2016年「暴」、2017年「怒」、2018年「亂」、2019年「囍」、2020年「豬」、2021年「罷」。
2022年年度代表字及十大新聞票選活動初選共計從12個字及33條新聞,由線上提供民眾進行票選,活動從12月18日到12月26日,歷經8天、由228位民眾線上投票及選出;年度代表字每人至少選1個字,至多選3個;十大新聞則是從33條新聞中,每人至少選一條新聞,至多可選10條。(圖片由公督盟提供)
曾建元接著說,今年九合一選舉,總共有11位候選人以立委身分帶職參選,其中四位當選各縣市長。選戰激烈,選前接連爆出候選人學位論文抄襲風波、立委助理工時涉及不實等爭議,民眾歷歷在目。選前亂象不斷,選後也未平息。過往,立委初選時砸大錢無法管、地方黑金派系等問題,多為民眾所詬病。
公督盟呼籲修《政治獻金法》、立院修法三讀通過《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使議員財產不再黑箱,這些民眾關注的新聞分別獲得第五名及第七名,關注度算是頗高。而頻頻連環爆的論文抄襲案,則高居十大排行榜第三名,成為民眾印象深刻的焦點。
本年度十大新聞之首,則由「18歲公民權」進入公民複決之憲法修正案摘冠。公督盟指出,這次為立院史上第三次修憲委員會啟動,也是首次修憲案交由公民複決,而朝野黨團都支持18歲公民權修憲案。由於該案與年底九合一大選一同舉辦,備受矚目,奪下十大新聞第一名顯見國人開始對青年參政有不同的選項與期待。
在國內新聞的部分,包括《數位中介法》推行爭議、林昶佐罷免案未過、酒駕零容忍政策、殺警案驚動全台等,都上了十大新聞版面,分別位居第四名、第六、第八及第九名。
而在國際新聞方面,烏俄戰爭局勢變化不斷,美台關係成為民眾矚目的焦點。裴洛西訪談獲得十大新聞的第二名。公督盟說,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式訪台並拜訪立法院之後,美國國會參眾議員訪台人數直線上升,是為疫情前三倍之數。裴洛西表達對台灣民主的肯定,此行訪台是為了友誼而來、更是為了區域和平而來,高度讚賞台灣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社會之一。
另外,台灣立法院也表態支持烏克蘭,烏克蘭、立陶宛兩國國會代表亦訪台拜訪立法院,公督盟呼籲全世界民主國家應該一起合作抵擋威權政權。這則新聞則進入十大新聞之末,位居第十,顯示民眾對國際局勢的關注不亞於國內新聞。
回顧這一年,全台對選舉、國際情勢關注大,公督盟疾聲倡議選舉相關法規,力求選舉透明、公開,其中要求公職人員須申報財產也獲得三讀通過,要求地方議員候選人的財產申報皆須上網公開,使今年的地方選舉更多了一項投票依據。
2022年度十大新聞:
圖片由公督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