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財經組 綜合報導)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週末接受路透專訪,蔡力行說,由於美中關係緊張,一些晶片製造業者慢慢地選擇在台灣以外地區拓廠,分散風險,不過,蔡認為台灣還是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晶片生產要完全從台灣撤出的想法是不切實際。
蔡力行表示,部分大型設備製造商要求他們分散取得晶片的管道,像是從台灣、美國、德國或其他歐洲國家。他說:「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若業務需要,我們勢必得為同一款晶片找尋多種生產來源。」
聯發科11日(上周五)在加州酒莊索諾馬谷(Sonoma Valley)主辦媒體和分析師活動,聯發科近來全力推展在美國的業務,蔡力行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 ,目標是將業績增加3到4倍,但他未提出時間表。
蔡力行說,儘管聯發科最新進的智慧型手機晶片是委由台積電生產,但一些舊款機型所使用的晶片由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生產,今年稍早也宣布下單給英特爾。格羅方德在美國和新加坡等地皆有設廠。
蔡力行說,聯發科採用Intel 16製程技術,將用於生產智慧電視和Wi-Fi用晶片;「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業務,所以這不是開玩笑的,我每個月都會親自監督進度」。
不過,2024年下半年起,將委由英特爾代工的晶片將於英特爾在愛爾蘭的晶圓廠生產。
蔡力行表示,待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開始運轉時,聯發科也將在美國投片生產,但他也示警,晶片業要完全脫離台灣是很不切實際的想法,台灣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先進晶片製造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