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國際組 綜合報導)台灣科技業強盛,是國際供應鏈要角。英媒引述報告指出,若台海衝突升級失控,將造成全球高達2.5兆美元的經濟損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0月17日談及台灣議題,曾指出美國認為中國已加快「統一」台灣的時間表,若台灣半導體產出因台海生變中斷,全球將出現經濟危機。誠然,中共對於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堅持,讓台海生變的衝擊看來並非遙不可及。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引述6名知悉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受委託調查的人士透露,美國國務院已與合作夥伴和盟友共享研究報告,估計中國對台灣實施封鎖將造成2.5兆美元的經濟損失。
以各國狀況而言,若台海發生衝突,台灣固然損失慘重,但對中國經濟也是自損八百。起衝突將導致中國企業貿易融資枯竭,連帶影響經濟夥伴,導致十幾個新興市場面臨經濟危機,進而對全球貿易造成嚴重衝擊。
此外,東南亞也將遭受嚴重經濟損失,以致該區國家寧可靠邊站,並聲稱台海衝突與它們無關。
以產業鏈觀之,報告指出,汽車、伺服器和個人電腦以及手機等依賴半導體的供應鏈,將遭受最嚴重的破壞。
報導指出,美國和其夥伴開始考慮,若中國對台灣採取任何軍事行動,該如何對中國實施制裁,美方也向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和歐洲政府官員發出嚴厲警告,強調台灣衝突將對它們產生重大影響。
事實上,美國與英國已首次探討衝突應急計畫,為台海生變做準備;美國和歐盟已經開始相關討論,2位知悉美歐討論的人士透露,部分官員認為制定應急計畫並公開溝通,可做為嚇阻中國的部分策略。
報導也提及,部分歐美官員認為,台灣衝突恐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有必要爭取國際支持以遏制中國。美國還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例,強調需要考慮突發事件。
美國國務院拒絕對此報導置評,一名發言人表示,美國將「依照我們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支持台灣。
在14日即將於印尼登場的G20高峰會,美國總統拜登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進行疫後的首次面對面會談,台海議題屆時也將成為外界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