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副總統賴清德今(3)日結束帛琉行,在談及台灣與台海議題時,重申總統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並指出美、中、台對於「台獨」的解讀各自不同,台灣不屬於中國乃是台灣社會共識,自己「務實台獨工作者路線」也不存在微調路線的問題。
中央社報導,賴清德1日前往帛琉進行為期3日的訪問,期間皆以「中華民國台灣」 稱呼我國,被媒體問及是否未來兩岸路線皆會延續蔡路線,並維持現狀。對此賴清德回應「當然是如此」,並稱蔡經歷6年努力,以「中華民國台灣」對內凝聚社會認同,對外獲國際社會肯定,因此應該在此路徑上繼續努力。
賴清德也重申蔡於去年國慶提出的「四個堅持」,獲朝野認同,他強調,「中華民國當然是我國的國名,中華民國台灣也是對我們國家的稱呼,國際社會也可以對我國稱呼為中華民國台灣」。
媒體提問,曾自詡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現在延續蔡路線,是否表示對過去的路線進行微調。對此,賴清德以闡述「台獨」出發,他表示首先應當瞭解「台獨」的現代意義,經過日治時期、民國政府,百年來「台獨」或「台灣獨立」於當下已發展成指涉「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台灣社會的共識。
賴清德表示,然則台、美、中、對台獨定義皆不同,美國認為是「進行法定的程序」,中國則是認為不贊成統一即為台獨,他強調,蔡的四個堅持意義就此處,即捍衛台灣主權、維護台灣民主現狀。
賴清德表示,蔡英文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亦是民進黨籍總統,她任內所提主張,台灣社會基本無反對意見,自然成為重要路線走下去,所以沒有微調務實台獨工作者路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