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林于雯 綜合報導)民視新聞台前主播張瑞玲的臉書代理人彭光偉在她的私人臉書宣布,張瑞玲日前因乳癌逝世,享年51歲,張的友人表示,她從沒放棄讓自己走下去的機會,無奈疾病仍將她帶走,而醫師也揭露10大乳癌風險因子,還有及早發現此疾病的重要方法。
綜合媒體報導,資深媒體人及前主播張瑞玲罹患乳癌,生前試了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免疫療法,但她在遺言中提到「是醫生叫我放棄的」,顯示病情惡化難以控制的境況,不過她一直非常努力面對,友人表示她是他看過最強的病人,也沒放棄任何讓自己走下去的機會。
張瑞玲臉書代理人彭光偉在其的臉書發出生前遺言,內文如下:
「我不想裝堅強。罹癌很痛苦,手術化療放療靶免疫療法,我都試,我沒有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我完成了遺囑,生前契約、靈骨塔,我做好這些,醫生說我好勇敢,我把自己打理好,我認為是最負責任的表現。最後這一段時間,我住在自己打造的空間,非常舒適,有兩隻貓女兒陪伴,有一群好朋友,我和家人保持距離,但不表示我不在意他們,這是讓彼此都舒服的做法。
我雖然生病,但是我花的錢是我自己的,我沒有連任何人,現在我希望,我剩下的錢,除了一部分留給家人,其他大部分的現金可以順利地出去,幫助我最想幫的浪浪,還有的貧困交迫的人,希望可以成全我的願望。
感恩一路陪我的中心軸朋友,我最掛心的是我的兩隻貓。」
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醫師表示,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10大危險因子包含先天與後天因子,先天包含:
1.具家族史(一等親中有小於50歲者罹患乳癌)
2.初經早於11歲
3.54歲後停經
4.未曾生育或35歲後才生第1胎
5.未曾哺乳
6.得過乳癌
7.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
後天危險因子則包含
8.抽菸
9.飲酒
10.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
此外,醫師也提醒,自我檢查乳癌的重要方式是看乳房是否有硬塊。絕多數的乳癌腫塊都不會痛,而是以硬塊表現。假使發現乳房或腋下有「不曾消失的硬塊感」,即使月經結束了硬塊感仍然在,務必要趕緊面對。
乳房外科醫師陳賢典表示,從腫瘤形狀、腫瘤穩定度和腫瘤大小3大狀況可以判斷罹患乳癌可能性,若有異狀千萬別拖。陳賢典說,一旦看到腫瘤形狀詭異,邊界影像模糊不清,就要擔心有病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