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實施新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凡是使用美國科技應用於人工智慧、高效能電腦、超級電腦的晶片,都要獲得許可,台灣半導體產業難置身事外,衝擊面究竟有多大,端視後續美國執行的嚴格程度而定,政府應儘量爭取等同韓廠優惠。
美國這次禁令,範圍包括18奈米或更先進DRAM晶片、128層或以上的NAND FLASH、16/14奈米或更先進的邏輯IC,導致台股IC設計服務業、矽智財IP供應商、半導體檢測分析設備廠的股價,連日大跌。
韓媒報導指出,南韓兩大記憶體大廠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國的廠區,已獲美國允許,豁免白宮加強管制晶片及設備出口禁令,為期一年,此舉扭轉韓廠可能因禁令受傷害的影響,將使原本已飽受供過於求的台廠,壓力更大,包括南亞科、群聯、華邦電、力積電等記憶體廠大失所望。但是台積電南京廠這次也得到美國政府的豁免,得以有緩衝的時間。
美國商務部明白指出,整套限制措施,是為了減緩中國軍事項目的進展,這些項目可用於超級計算機模擬核爆、開發超音速武器,並建立先進的網路系統,監控異議人士。美國還以可能將半導體轉為軍事用途為由,將中國的31家企業,包括中芯國際、長江存儲、長鑫存儲,列為觀察名單,必要時將出手禁止出口。
美國發佈的新禁令,將原本僅針對先進製程技術及設備,採逐案審查的規定,擴及記憶體,由於中國市場終端用戶需求的四分之一,尤其台灣晶片佔全球七成,高階晶片更占九成之多,受到影響當然最大,其次是韓國晶片商。蘋果手機在拜登發佈新禁令之後,已決定暫緩使用長江存儲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以配合美國政策。
SK海力士是全球第二大DRAM廠,中國大陸無錫廠是該集團最大廠,月產能高達18萬片,占該公司近一半產能,美國政府的禁令,來得又快又急,且範圍廣泛,台、韓廠都感措手不及。三星及SK海力士紛紛向美國反應,希望能有彈性空間,避免措手不及,傷害太大。
美國政府已決定對韓廠網開一面,允許至少這兩家韓廠在中國的晶片製造廠,繼續提供產品及服務,為期至少一年,期能讓他們有處理善後的時間。
由於近期記憶體市況低迷,價格下挫,市場原本預期三星及SK海力士,亦將同步受限美國新禁令,而無法升級設備,可望改善市場供過於求的問題,但是美國對南韓開後門,不僅讓韓廠能夠趁隙擴大市佔率,也使市場供過於求的現象,可能持續。台灣半導體群聯、南亞科、十銓、華邦、宇瞻、威剛等多家記憶體廠,股價同步受挫。
廣受全球矚目的台積電,為因應地緣政治的風險,除了在美國亞歷桑那州設廠之外,亦正積極考慮擴大日本熊本12吋晶圓廠的產能,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指出,希望台積電除了興建中的工廠之外,還能進一步擴大在日本的投資,然而相關討論還沒有定案,台積電也正積極規劃中。
台積電目前正與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以及電裝株式會社等兩大日本夥伴,合資建立熊本廠,預計資本支出約86億美元,該廠已獲得日本核准35億美元的補助支持。熊本廠將在2024年底開始生產,產能包括22/28奈米,以及12/16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月產能5.5萬片。
日本國會去年12月通過重振國內半導體產業法案,規模達到7740億日圓(52億美元),目標是2030年將國產晶片的銷售額,提高到1千億美元,是2020年規模的三倍左右。
美國出手壓制中國快速發展的晶片產能,相當程度希望半導體產業能夠掌握在自由世界之手,日本曾經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半導體大國,如今已落後台灣、美國及韓國,東京擔心地緣政治風險,造成國安疑慮。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直言,如果台灣遭受戰爭危機,全球經濟都將嚴重受創,所以歐、美、日各國,都在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
歐洲德國方面亦正積極爭取台積電協助設廠,發展半導體晶片,對於台積電這隻全球晶片領頭羊,長期而言,美國制裁中國晶片風險有限,但是對其他成熟製程的晶片工廠,壓力相當沈重,尤其牽動上、中、下游產業,相當廣泛,不容忽視。
半導體產業不僅是台灣經濟命脈,甚至在地緣政治中,牽動全球經濟、政治安危,美國加大制裁中國晶片產業力道,對台灣經濟當然有影響,如何克服,端賴政府與企業合作,一方面降低可能的衝擊,另一方面更要強化自身的科技與經濟實力,讓世界永遠不能沒有台灣,應該是最好的國防。
★投資一定有風險•理財請務必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