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台灣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出席鴻海科技日 蔣尚義離開中芯後首現身: 不會再回中國了
(台灣英文新聞/財經組 綜合報導)鴻海科技日昨(18日) 上午登場,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致詞表示,電動車產業具備全球性、融合電子與機械,以及整合台灣供應鏈的3大特性,是半導體產業之外,對台灣工業轉型升級相當重要的產業。
鴻海科技日上午在南港展覽館2館舉行,創辦人郭台銘一早不到9時就出現在展區現場,由董事長劉揚偉陪同先行參觀。活動正式登場後,郭台銘也親自駕駛Model B新車款來到現場。
郭台銘致詞笑說,「現在就想把電動車開回家」,而鴻海科技日當天就是他自己的生日,每一年因為科技日發表成果,都有愉快的日子。他表示,今年生日收到鴻海科技日發表的貴重禮物,對台灣也代表領先指標有意義的產品,他非常感謝。
觀察電動車產業,郭台銘指出,這是半導體產業之外,對台灣工業轉型升級相當重要的產業,電動車產業具備全球性、融合電子與機械產業,以及整合台灣供應鏈的3大特性。
展望未來電動車發展前景,郭台銘表示,全球氣候變遷暖化,加上國際油價高漲,使全球經濟景氣面臨困局,世界主要國家積極發展自己的工業,實體工業是經濟成長的硬指標,在虛擬經濟發展外,現在要帶動實體經濟發展,「實虛結合」是未來工業發展的基礎,而電動車扮演要角。
他期盼,透過布局電動車,鴻海可以從「製造的鴻海」,轉型成為「科技的鴻海」。
18日上午登場的鴻海科技日,發表2款新電動車以及Model C量產版,董事長劉揚偉駕著量產版Model C電動車款為鴻海科技日揭開序幕。他指出,在台灣、泰國和美國產能已就緒,期盼有5成以上的零配件比重,可採用MIH開放電動車聯盟成員的產品。
鴻海自2020年集團開始定期舉辦科技日,展示3+3策略布局年度成果,去年第2屆推出3款電動車Model C原型休旅車、Model E轎車、以及Model T電動巴士,展現鴻海速度。今年第3屆再展示2款新電動車,包括針對年輕世代的都會版Model B和電動皮卡(pickup truck)Model V,以及量產版Model C電動車車款,還有電動車關鍵零配件。
鴻海科技日1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登場,正式推出年輕世代主流的全新原型車Model B,以Model C平台為基礎,藉由平台尺寸變化及全新車身外觀,加上D柱上的氣簾設計,可大幅降低空氣擾流,讓Model B的風阻係數達到0.26的數值。中央社
鴻海科技日18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發表Model V全地形電動皮卡,鴻海指出,這可視為鴻海完成乘用車及大型商用車中間拼圖的里程碑。(圖/鴻海官網)
在活動後國際記者會上,劉揚偉指出,2款新電動車和Model C量產版電動車將在台灣、泰國和美國三地投產,其中在台灣將與裕隆三義廠合作,美國俄亥俄州電動車年產能可到50至60萬輛。至於在泰國,預計2023年至2024年展開投產,估2024年達到年產能15至20萬輛的製造能力;此外,鴻海集團也與印尼和印度合作夥伴洽談,透過BOL(Build Operate and Localize,構建運營本地化)商業模式擴展合作。
零配件方面,劉揚偉表示,優先選用MIH開放電動車聯盟成員的產品。MIH聯盟將於11月8日舉行展示日活動,將發表電動車車型計畫,他希望Model B、Model V、以及量產版Model C電動車,可採用MIH成員超過5成以上的零組件。
至於量產時程,劉揚偉指出,Model C量產款預計明年(2023年) 由客戶裕隆旗下納智捷交車,Model B預計2024年量產,預估明年10月18日科技日上展示招商車款。
根據中央社, 劉揚偉指出,Model C量產版電動車以裕隆旗下納智捷LUXGEN純電休旅車n7品牌推出,在32小時內,預購數量就達到1.5萬輛。
媒體問及如何用一個字形容3款新電動車,劉揚偉表示,量產版Model C就是「快」,Model B是「美」、Model V是「力」。
媒體詢問電動車產業員工布局,劉揚偉指出,在中國並沒有相關基地,電動車製造基地主要在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新的員工以僱用當地人員為主。
劉揚偉指出,鴻海布局電動車,主要透過平台整合零配件廠商,希望讓零組件廠商品標準化、模組化,藉此擴大市場,擴及至世界各地生產;鴻海會與零組件廠商合作,布局重點鎖定平台技術,藉此降低成本。
媒體問及鴻海在電動車市場目標,劉揚偉重申到2025年全球市占率達到5%、市場規模取得新台幣1兆元的目標,長期希望鴻海在電動車領域能做到集團在資通訊產業的成果。
劉揚偉表示,鴻海集團將透過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簡稱CDMS)與全球電動車廠合作,並提供包括半導體、固態電池(下圖)、軟體平台等垂直整合服務。
他指出,鴻海集團也在電動車用碳化矽(SiC)建立完整生態鏈,並將申請電動車軟體平台成為鴻海的標準。
劉揚偉說,鴻海集團在電動車從設計到備貨,已具有生產能力,可減少一半研發時間,以及1/3的成本。
鴻海科技日發表2款新電動車 郭台銘: 電動車產業對台灣工業升級相當重要
台灣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出席鴻海科技日 蔣尚義離開中芯後首現身: 不會再回中國了
鴻海科技日18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現場也同步展示乘用車固態電池,包含無負極設計、能承受更高工作電壓的材料、以及特殊堆疊封裝等先進技術。 中央社
鴻海旗下鴻揚半導體9月已具備生產SiC MOSFET功率元件能力,可應用在電動車用電流轉換器和車載充電器(OBC)等。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