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張雅鈞 綜合外電報導)俄烏戰爭開打後,天然氣成俄國要脅與報復歐洲的重要手段,德國首當其衝,如今寒冬將至,法國在能源團結協議下首度向德國輸送天然氣,展現「歐洲團結」雪中送碳的情誼。
俄國入侵烏克蘭引發歐嚴厲制裁,扼住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俄羅斯,以此作為反制。苦主德國逾五成天然氣來自俄國,只得積極尋求替代方案。數月前,法國GRTgaz天然氣輸運系統管理公司已著手修改管線,改向德國直接輸送天然氣。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則在9月簽訂能源團結協議,內容包含若俄烏戰爭持續,法國將向德國輸送天然氣;做為交換,德國將生產的電力,在需要時送回法國電網。
BBC報導,僅管德國積極尋找完全替代方案,目前仍有3成5的天然氣掐在俄國手中。此次法國兌現承諾,向德國輸送天然氣,雖然供應量不足德國日常所需的2%,已是雪中送炭。
法國總統馬克宏星期三表示,如果現在沒有歐洲團結和一個一體化、統一的市場,將會遭遇嚴重問題。
報導指出,法國日常能源需求,多由挪威天然氣以及液化天然氣供應,因此受俄國動作影響較小;重災戶德國在戰爭爆發後也自力救濟,以增加煤炭使用以及延長核電廠壽命因應當前能源短缺的危機。
與此同時,俄國總統普丁也向歐洲「釋出善意」,喊話將增量提供能源,顯見在能源一事上,俄國跟歐洲的鬥法還有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