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張雅鈞 綜合外電報導)社群平台當道,也成為許多人汲取心裡健康相關資訊的管道,使用者可以透過確認創作者的背景與資格, 是否能找到相關主題研究, 身體對所閱讀內容的感受,查看談論相關資訊的族群,內容是否以偏概全或強調診斷而非症狀,以及是否為假治療來判斷自己所汲取的資訊是否合宜。
一名家庭和樂、課業與人際皆順利的14歲英國少女羅素(Molly Russell),2017年自殘走上絕路,今年10月,英國北倫敦驗屍官法庭(North London Coroner's Court)正式作出判決,斷定羅素之死與社群平台上投放的負面貼文有直接關係。
法院調查報導顯示,羅素生前大量瀏覽與自殺、自殘、憂鬱症相關的貼文,驗屍官沃克(Andrew Walker)則指出,羅素罹患憂鬱症源自於社群平台的貼文,並因此結束生命。
Instagram、 TikTok等社群平台對青少年的審美觀、社交與心理健康的產生莫大影響。以心理健康議題為例,許多創作者在平台上提供相關資訊,可能是如何管理、緩和焦慮症,或者如何與有效與家庭成員劃清界線的建議。而這些意見也有可能在傳播錯誤訊息,或為來路不明商品的業配。
華盛頓郵報指出,疫情期間,不僅心理健康議題被更廣泛的提及,許多有影響力的人也開始將分享的重點從「提高意識」轉向「提供指導」。且因現實生活中心理諮商及治療相當昂貴、難以取得,且被污名化,越來越多年輕人傾向從社群平台汲取相關資訊、自行因應處置。
事實上,線上的創作者中有數百萬人是持有證照的治療師、社工師、執業醫生,然而他們所分享的健康相關資訊,可能為迎合熱度或追求點擊率而走樣。部分KOL可能會將一些邊緣理論作為事實向大眾介紹,或以虛假的專業資格來獲得關注。
要如何在眾說紛紜中,判斷資訊的可信度?以下有幾點或許能作為判斷的依據。
1. 創作者的背景、資格
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士應當在簡歷中列出相關經歷與資格,讓讀者知曉,有執照的治療師、諮商師、社工師、護理師及醫生更有可能分享真實的健康資訊;非心理健康專家的創作者也應誠實表明自己的背景,並避免提供「醫療建議」。對於「教練」、「專家」這樣的頭銜,使用者則需要持謹慎態度。
2. 是否能找到相關主題研究?
若對某些主題感興趣,可在社群平台以外的管道,如Google學術搜尋,查詢相關研究,並閱讀摘要了解相關研究的結論。此外也可以從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院等網站獲取資訊。
3. 自身身體對閱讀的內容感受為何?
如同現實中的某些人讓你感到疲憊,社群網站的內容也可能讓你感到比之前更糟。當你在瀏覽內容時,可以感受下,是否感到平靜並參與其中?或著感到焦慮、煩躁或昏昏欲睡?這就是身體信號,在提醒我們所閱讀內容是無益的。若你的身體或大腦感到麻木,或著感受到壓力幣續要繼續滑動已獲得某種「修復」,那就是時候停止了。
4. 還有誰在談論該項資訊?
若特定的概念或主題。如創傷、依戀型態或冥想讓你感興趣,可從搜索欄位確認,是專業人士還是非專家在討論?評論區是否有很多心理健康專業的人士不同意貼文/影片的說法?
5.是否以偏概全,或強調診斷而非症狀?
社群平台並非診斷自己或他人的地方,許多人或許會在看到相關分享資訊後對號入座,或擔心自己患有某種疾病或障礙。但每個人經歷疾病的方式、症狀皆不同。此外,即便讀者符合某些疾病或障礙的標準,並不代表那是你身份的一部份,也不意味著你永遠符合。
6. 這是假治療嗎?
社群平台與現實生活的界線並非那麼清晰,社群媒體可以有助使用者達成更好的心理健康,但不能取代個人從專業治療師取得的個性化治療。無論如何,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在你情緒低落時能夠伸出援手的人,可以是專業治療師,朋友家人,或社群平台上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