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張雅鈞 台北報導)「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2022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今(12)日台北世貿一館登場,現場聚集130個產官學研單位,展現台灣響應2050年淨零碳排,致力推動永續發展成果。
永續發展目標聯盟(A‧SDGs)主席簡又新表示,過去兩年,台灣在新冠及通膨的大環境下,於經濟、永續上仍有所表現,因此也動念要舉辦該活動。他提及,許多人認為永續概念抽象,但在中央、地方政府與大學皆有方針及準備,他強調,「永續並非抽象,而是在生活有所表現。」簡又新希望透過此次博覽會,各政府機關及企業能夠分享成果,談論永續,並讓台灣繼續向前行。
(圖/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副總統賴清德今早於開幕式談及近年台灣及世界各地的氣候異象,以「人若不照道理,天就不照甲子」的俗諺,呼籲大家團結一致並採取行動。他表示,近年台灣的企業將永續發展融入企業經營,政府提出淨零碳排路徑圖,並將於2030年前投入9千億元預算,以落實2050淨零轉型目標。台灣將繼續努力,成為因應氣候變遷、淨零轉型的模範。
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台南市副市長戴謙等人亦出席永續城市高峰會, 向外界展示各都永續發展成果。
柯文哲表示,全球都市人口未來將占全體人口7成,淨零排碳迫在眉睫,台北市自2019年著手打造宜居永續城市,制定9大政策23項行動計畫邁向淨零台北,今年6月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開全國地方先河。該市碳排於2020年已較基準年降低約1成3,預計於2030年降低4成,2040年降低6成,從而在2050年達成淨零。柯文哲分享台北市建築、交通、垃圾三面向推行的成功案例,並強調未來也將持續朝自內而外,從公家到私人的方向繼續推行永續發展。
(圖/台灣英文新聞)
侯友宜指出,新北市作為全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已提出2050年淨零碳路徑圖,並確立2030年減量3成的目標。新北著力「脱煤」、改善空氣品質,喊話2023年達成無煤城市,亦積極建設大眾運輸,預計2030年捷運站數超越東京。此外,該市也大力整治五股垃圾山、打造三重為第二行政中心,整建新泰溫仔圳重劃區,以「人」為本,全力推動永續,與世界接軌。
(圖/台灣英文新聞)
鄭文燦表示,桃園將碳揭露作為基本課題,視環境為綠色資產,而非歷史共業。執政8年來桃園市碳排減少近1成7,有信心2030年減碳5成。桃園致力建立國際物流示範城市,該市更全面置換LED路燈,節能6成節約電費達1.53億,此外全台首座首座生質能中心年發電量更達2.2億度。他強調,永續發展低碳轉型是全球共同語言,不可能置身事外。
(圖/台灣英文新聞)
戴謙表示,「淨零碳排不僅是國安問題,也是生存問題」。台南著重於提升經濟、交通、健康,並透過打造陽光電城、低碳生活、綠建築以及水資源再利用,以達成環境、文教及溫暖層面的永續目標。台南喊出2030年減3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該市規劃多元公共運輸,發展高速發酵廠,積極開發再生水廠、海淡廠,並以全國首創再生水交換,供應台積電所需。
(圖/台灣英文新聞)
林欽榮則表示,高雄減碳績效全國第一,2020年較基準年減碳近2成,高雄將以5大淨零策略、15項執行方案,四大轉型策略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除了啟動6年1.25GW綠能新政外,也致力打造城市綠廊,捷運路網也將四線齊發,培養下一代的使用大眾交通的習慣。未來將以顧教育、好生活、拼經濟、衝就業以及真安心的五大面向創造永續智慧新高雄。
(圖/台灣英文新聞)
「2022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於8月11至13日於世貿一館舉行,會場邀集全台產官學研130個單位,包括15個中央政府機關、11個縣市政府、48家企業,以及23所大學、9個NGO團體、12家媒體、8個跨國企業與多個駐台代表處參與,更提供多項好禮,盼民眾多加參與,了解台灣永續行動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