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生活組 綜合報導)石虎,是台灣最後的貓科原生種動物,卻因棲地遭人為破壞、開發利用等因素而快速消失,台北市動保處將與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挺挺動物應援團攜手,自8月12至28日在台北市萬華區剝皮寮歷史街區辦理「【再現 或 再也不見】台灣石虎及棲地保育暨丘璦珍水彩創作特展」。
台北市動保處表示,「【再現 或 再也不見】台灣石虎及棲地保育暨丘璦珍水彩創作特展」將由被稱為石虎媽媽的陳美汀博士,帶領戮力從事石虎保育工作的伙伴們,彙集協會成立5年來累積的珍貴資料,及以繪筆致力於記錄石虎身影的客籍藝術家丘璦珍老師精心創作的21幅石虎畫作,完整呈現台灣石虎百年來的美麗與哀愁。
北市動保處表示,這次展覽內容分為:以水彩畫作展現石虎動人的生命力、六隻石虎的生命故事呈現石虎遭遇的生存威脅、珍貴的紀錄片喚醒民眾對石虎保育的行動力等三個部份及四大面向,讓民眾的實際行動成為支持石虎保育的最佳後援與保育大使。
8月12日的開幕活動中,石虎媽媽陳美汀博士會以「沉浸式」導覽方式帶著大家認識石虎。另外,在8月20日也規劃了多樣化的系列活動,上午,丘璦珍老師將帶領大朋友、小朋友進行親子手繪活動,一起畫一隻石虎帶回家;下午,荒野基金會「猴子老師」彭永松講師,探討「如果石虎從臺灣消失了,跟人類到底有什麼關係?自然保護和經濟開發的兩難一定無解嗎?」等問題與分享心得。
北市動保處指出,石虎,是台灣最後的貓科原生種動物,曾經足跡遍佈全臺海拔高1000公尺以下淺山地區,現在卻因棲地遭人為破壞、開發利用等因素而快速消失,粗估目前僅餘約400至600隻生存在苗栗、臺中、南投、彰化、新竹、嘉義等縣市之淺山棲地環境中,而成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的國內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北市動保處為擴大推動石虎保育工作,與長期關注石虎保育的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挺挺動物應援團攜手,自8月12至28日在台北市萬華區剝皮寮歷史街區的173-13號與15號展間辦理「【再現 或 再也不見】台灣石虎及棲地保育暨丘璦珍水彩創作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