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劉怡均 台北採訪報導)睽違20年!賴聲川導演長達8小時的史詩級巨作《如夢之夢》重返大舞台,由莫子儀、屈中恆及蕭艾領銜演出,共30位演員詮釋超過100個角色,將於12月國家戲劇院盛大登場。
《如夢之夢》是表演工作坊創始人賴聲川從事劇場工作20多年來最突破的創作,2000年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北藝大)首演,之後陸續巡迴香港、新加坡、中國等,也曾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以工作坊形式演出,首創環繞式的「蓮花池」劇場,將觀眾席置於中央,舞台則環繞觀眾席搭建,演員在觀眾四周演出,故事穿越民國初年到現代的上海、北京、諾曼第、台北及巴黎等大城市。
舞台設計構想來自賴聲川前往印度旅行時的體悟,並以藏傳佛法為本,發展出以蓮花池為概念的劇場,觀眾被演員包圍著坐在中央看戲,賴聲川說,「信徒朝聖時會繞著在中間的神聖物體,對劇場而言,觀眾就是神聖的。我們想送禮物給親愛的觀眾。」
「蓮花池」舞台設計(圖/表演工作坊)
賴聲川提及,呈現的方式雖然前衛,但故事都很流暢,不會讓人睡著,加上演出繞場的方式讓觀眾更會被帶進去故事裡,很有臨場感!戲開始的三分鐘可見演員繞場,很多人告訴他,光那三分鐘他們就快崩潰會哭,很像看到自己的人生從他面前走過去,很特別的開場!
此次演員陣容十分堅強,包含莫子儀、屈中恆、張本渝、蕭艾、簡嫚書、樊光耀等,首次參演的金馬影帝莫子儀透露,第一次看《如夢之夢》是2000年就讀北藝大的時候,那時候他是道具組,只能探頭在側頭看戲,「這齣戲迷人的地方在於角色面對人生的轉變,觀眾會投射自己的人生到角色經歷的折磨跟苦難,整齣戲濃縮世代百態,演出是很奇怪又魔幻的體驗,能碰見平常不會遇見的人事物。」
金鐘視后蕭艾已看過《如夢之夢》四次,此次首次站上台演出,她和導演賴聲川十分有緣,1980年代賴聲川從美國回台灣教書,蕭艾是他第一批教授的學生,她說,自己這次是一張白紙演出,沒有被之前的觀看經驗影響到。因為有蓮花池舞台設計,演員像生命一樣出現在觀眾四周,共同譜出一齣交響樂。
蕭艾透露,《如夢之夢》交織各世代的故事但卻不會突兀,賴聲川導演不會特別解釋每個角色,劇本也很簡單,裡面包含愛情及親情等故事,觸及的範圍很大,但卻會回歸到最簡單的本質,「演員在台上演戲,觀眾在台下看戲。」
賴聲川表示,故事始於台北因此這次回根演出,劇情也會跟著演員陣容有所調整,雖然大家都很愛說演出時間為8小時,但其實這次縮短到7個小時還有中場休息,很多觀眾看完都說看不夠!甚至有人成立粉絲俱樂部,要看過10次以上才能加入,而且會員還不少。
對導演而言,《如夢之夢》超越時空,談論生命的本質及死亡,可以很深奧也具有娛樂價值。和北藝大的初版相比,「隨著多年在各地演出,每一個版本都有微小的成長越趨成熟,很多肥肉被剪掉變得更精簡也更好看!」
故事開頭設定在醫院,一位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學生第一天上班,面對病房中五位病人已有四位過世,她發現多年所學完全沒有教她如何面對這一刻,只能當無助的旁觀者,看著他們在恐懼和驚慌之中死去。 她決定傾聽「五號病人」訴說自己生命的旅程,此劇也探討台灣醫療體系及醫病關係。
《如夢之夢》將於12月27日台北國家戲劇院登場,票價從1,200元到10,000元不等,全天場中間有120分鐘休息,購票請於兩廳院售票系統查詢。